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媒体看罗源 >> 正文

“爱洒寒门·希望圆梦”:他放弃复读 打工攒学费

http://www.lywxww.com  2017-08-09 15:16:27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学子档案:兰国城,1998年生,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人,毕业于罗源一中,高考成绩447分(理科),被厦门理工学院录取。

  学习理科的兰国城,今年高考考了447分,他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从知道成绩的那一刻起,他一直在纠结是不是要再复读一年,最后,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他决定放弃复读。

  在罗源县松竹镇竹里村,兰国城的家和周边许多邻居一样,都是刚建没几年的新式砖房。如果不进屋了解,便看不出他家面临的经济困境。“房子是爸爸在世的时候建的,但还没完全修好他就去世了。”兰国城告诉记者,三四年前,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新家为此也只建了个大半。在兰国城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他家除了一楼屋内有简单装修外,楼上只是毛坯。

  “他家现在的经济来源都靠他妈妈开便利店的收入。”兰国城的堂姐告诉记者,自从兰国城的父亲过世后,他家的经济状况就一路下滑。“村里人口本来就不多,现在大部分人又都进城营生去了,在村里开便利店能赚多少可想而知。”记者了解到,兰国城还有一个就要读初三的弟弟,兄弟两人的学费以及全家的生活费用都靠母亲开便利店每月所得的千余元。

  下定决心不复读后,兰国城就立即行动起来,想在暑期赚些钱。在亲戚的介绍下,他在台江区中亭街的一家电影院找到了一份检票的工作。兰国城说,他每天早上9点到电影院,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半。“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元。”他表示,这份暑期工他会一直干到大学开学前。

  本报“爱洒寒门·希望圆梦”助学动车活动于8月4日、8月8日推出罗源寒门学子卓智锴、孟升、吴佳敏、章倩楠,今日继续推出两名罗源寒门学子——兰国城、李祖平,让我们倾听他们在求学道路上的经历。

  本报“爱洒寒门·希望圆梦”助学动车活动希望能汇集起社会各界的爱心,一起“寻找身边的寒门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此次爱心助学活动采取两种捐助方式:

  一是直接捐助,本报陆续报道寒门学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爱心人士和企业可以直接把捐助款交给被报道的寒门学子。二是银行转账,爱心人士和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捐助寒门学子。

  户名:福州市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开户行:福建海峡银行福州江滨支行。账号:100053883570010001。

  福州市希望公益服务中心:0591-83995516。

  父亲患病,花光家中积蓄

  懂事女生立志学医 省吃俭用攒学费

  学子档案:李祖平,罗源县飞竹镇马洋村人,毕业于罗源一中,高考成绩452分(理科),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

  沿着蜿蜒的山路,从罗源县城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飞竹镇马洋村,李祖平的家就在这里。和周边邻居新砌的砖房、水泥房相比,李祖平家的木板房显得有点简陋。

  李祖平的父母在她3岁时就离异了,此后她一直跟着父亲生活。2009年,李祖平的父亲李兴发被查出患有肺结核,住院治疗了两个多月,花了3万多元。生病后,一家人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一笔债。肺结核不时会复发,又引发了后遗症,李兴发无法干重活,经济来源断了不说,每月还要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去年,李兴发当上村主任后,这个单亲家庭每月才有了稳定的千余元收入。

  因为身体和工作的原因,李兴发经常无暇顾及女儿,年幼的李祖平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家庭贫困,但是李祖平很上进,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罗源一中。上高中后,李祖平就搬到县城和外婆同住。父亲为她开了一个账户,每月给她寄生活费。虽然县城和马洋村不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李祖平很少回家。“因为回家要先坐大巴到镇里,再转摩的,单程下来要花近20元。”在这样的精打细算下,如今她户头上已有一两千元存款。她说:“我想把这笔钱攒着,等上大学后用来交学费。”

  高考成绩出来后,李祖平填的6个志愿都跟医学有关。她告诉记者,一方面是自己对医学解剖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多学一些医学知识,将来方便照顾父亲。最终,她如愿被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录取。

原文链接:http://mag.fznews.com.cn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