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好环境留住世界顶尖生产线
“世界膜王”最新投产计划,预计提前80天实现
http://www.lywxww.com 2017-03-02 09:08:19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 楼卫东 雷岩平 郑瑞洋 文/摄
这些天,中国软包装集团罗源科技园一片忙碌,5条生产线出炉的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薄膜将经福州港销往全球。而世界顶尖的第六条生产线即将在3月中旬投产,比原计划提前80天。来自德国的15名工程师正紧张地进行设备最后调试。
这是罗源县全力“攻坚2017”的一个生动例子,也是罗源这支“海上福州”生力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闽东海上明珠的一个坚实的侧影。
3月中旬世界顶尖生产线预计提前80天投产
“一切准备就绪,第六条生产线将于3月中旬实现投产。”中国软包装集团副总裁邱小勇说,“第五条生产线曾是全球第一条最快速度、最高产能、最大宽幅BOPP生产线,而第六条生产线的各项核心技术更是超越前者,是当今世界顶尖的BOPP生产线。”
在热火朝天的科技园内,第六条生产线进入设备安装的冲刺阶段,已投产的5条线正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而第七、八、九、十条生产线已在加快实施。
邱小勇说,第六条生产线的安装时间将从200天压缩到了4个月以内,提前80天,投产时间也从下半年争取到了今年3月中旬,而这一成果得益于“罗源速度”。
据介绍,罗源湾开发区在厂房动工、扩容审批上为公司“一跑到底”,在各种协调上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审批时间缩短了半个月,强化了“外功”;公司则始终引进德国布鲁克纳世界顶级生产线,为第六条生产线投产积累大量经验,做好了“内功”。
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工作方案》。作为“海上福州”中“两翼”“四湾”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源加快了“向海进军”的攻坚速度,科技园迎来了契机。
如今,中国软包装集团已在全国五个园区建成13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70万吨,产能占中国25%的市场份额,占世界的15%,可谓中国乃至世界的“膜王”,而罗源科技园也成了全国最大的BOPP单厂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球。
回心转意即将“北移”生产线
最终留在罗源
对于中国软包装集团来说,第六条生产线的安家、投产至关重要。这条生产线是该集团向德国布鲁克纳量身定制的,其卓越产能将改变该集团的市场份额。
去年8月之前,面对上海方面发展潜力和优惠政策,集团董事局考虑将生产线“北移”,罗源站上了“候选台”。
“让这第六条生产线留在家乡的是福州干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那股精气神。”昨天,中国软包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声锦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去年8月以来,我在当地领导干部身上真实地感受到服务意识的增强,投资环境变好,深受鼓舞。”
提起第六条生产线的产能,翁声锦抑制不住喜悦,他说:“这条生产线投产后,罗源园区的产能将占集团的半壁江山。”翁声锦说,此后集团将陆续在这里投资第七、八、九、十条最新生产线,园区全面投产后,集团年产值将由目前的40亿元达到120亿元,集团的产能将占中国40%的市场份额。
他介绍,BOPP薄膜在业界素有“包装皇后”的美誉,产品主要用于医药、食品、服装、粘胶带、商标印刷、高档书籍、激光防伪等相关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商带来的快递包装需求,这项朝阳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福州是省会中心城市,上游石化原料可以反哺近在咫尺的罗源BOPP工厂,罗源湾又是深水良港,在海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翁声锦说,凭借着区位优势以及当地政府抛出的“橄榄枝”,集团将扎根家乡,勇当排头兵。
12月15日拆楼动建新生产线为“十线齐发”铺路
“今年12月15日,科技园将拆除两座办公楼,将4000多平方米楼房改建为厂房,为第九、第十条生产线腾空间。”翁声锦说,这是公司在罗源“安家”的一次大手笔布局。
十年磨一剑,科技园从无到有,与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集团斥资200亿元进军上游行业,在福州江阴化工专区建设了BOPP原料——聚丙烯石化生产项目,实现原料自给自足。
目前,第一期50万吨聚丙烯装置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将于3月份投产,三期150万吨多元共聚聚丙烯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总年产250万吨聚丙烯,产值达250亿元以上。
翁声锦认为,“‘福州蓝’的生态红利,市、县党委政府的政策福利和大力支持,都是近年来吸引我们、留住我们的亮点。”
前段时间,福州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发布10项政策、49条措施。借政策“东风”,倚罗源湾地利,科技园拟申报第六条生产线为技改项目,开始了新一轮转型升级。
“公司要想走得更远,就要打造高效集聚的软包装产业链,从延伸生产线到产业链,从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到综合性产业园,从而辐射上下游行业。”翁声锦说,BOPP第七、八、九、十条生产线有望下月与德国签订设备合同,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同时引进BOPP的“孪生兄弟”——CPP(流延膜)及各项配套石化产业链的工业项目。本月中旬即将投产的第六条薄膜顶尖生产线。
原文链接:http://mag.fznews.com.cn/shtml/fzwb/20170302/1203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