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 系民情 解民忧

  ——我县三项举措联系服务群众

http://www.lywxww.com  2014-05-12 09:59:42   来源:罗源县委实践办  【字号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县不等不看,能改先改,能做先做,采取“三个带头”、“三个一”、“四项机制”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送服务、增底气”,

  以“三个带头”联系服务群众。一是县级领导带头挂点驻村。实行县四套班子成员抓挂乡镇、挂重点企业(项目)、驻村挂点制度,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抓挂一个乡镇、一个县直部门、一个村(社区)、一个重点企业(项目),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提升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各乡镇、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也相应选择一个村(社区)作为联系点。目前,全县已建立联系点420个,实现互联互动,全面联系服务群众。二是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大力弘扬焦裕禄、谷文昌精神,结合“四下基层”、“四个万家”活动,带头深入乡镇、县直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访民情、听民意。截止目前,共走访乡镇、县直部门和企业93个,走访群众225户,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2场,征集干部、群众意见建议378条,已解决21条,其余正在协调解决中。在县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群众,查摆“四风”问题,收集社情民情。截止目前,机关干部累计走访、慰问基层党员、群众5000多人次。三是党代表带头服务群众。县乡两级党代表每人联系10名以上的党员群众,其中重点联系1名困难党员。截止目前,全县党代表与群众建立联系帮扶关系达1.4万多对。

  以“三个一”联系服务群众。一是每个县直机关党组织结对一个村(社区)党组织,促进农村发展。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资源、人才、信息优势,帮助农村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示范项目;提供物资帮助,推进标准化村级组织综合服务场所建设;帮助抓好班子建设,促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创建;帮助培养致富能人入党,建立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帮助开展技能培训,打造服务农民群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每个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一户“穷亲戚”,帮助结对户致富。帮扶干部经常联系“亲戚”,了解情况,以项目帮扶为着力点,帮助“亲戚”发展1—2个有潜力的生产项目,或者帮助介绍1个就业岗位,促进“亲戚”尽快脱贫致富;以资金帮扶为着力点,通过补贴、资助、借贷等方式,帮助“亲戚”解决致富项目启动资金紧缺的问题;以技术帮扶为着力点,帮助“亲戚”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能。三是每个党员每年为基层办1—2件好事实事,促进社会和谐。倡导有能力的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为结对户提供1条致富信息,培训1门致富技术,解决1件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扩大帮扶服务面。同时,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居住社区认领志愿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截止目前,全县已有79家县直机关单位633名在职党员前往社区报到,并加入到不同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

  以“四项机制”联系服务群众。以“罗川情、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为重要活动载体,打造“民意收集—民意分类—民意分析—民意办理”的机制,实现知群众“家情”、做群众“家人”、树群众“家风”、兴群众“家业”、美群众“家园”。一是重心下移,健全完善民意收集机制。在全县推行民意收集机制,切实做到一事一登记。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把倾听群众意见、关注群众诉求作为下基层开展“罗川情、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构建全面联系基层群众工作格局,通过“驻村日记”、《民情联系卡》和《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摸底表》,以谦逊的姿态听取意见,全面收集基层群众和企业、项目业主的所想、所思、所盼,查找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分门别类,健全完善民意档案机制。把整理、建立民意档案作为开展“罗川情、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县各级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并把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及时转交乡镇,由各乡镇进行汇总。各乡镇指派专人整理每个村(社区)的村情档案,建立民意台账,把收集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为“三农”、社会民生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和综治维稳、机关部门职能和纪检监察、侨务和台湾事务、民族宗教事务以及其它问题7大类,进行造册建档。三是集思广益,健全完善民意分析机制。各乡镇认真分析收集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社情民意分析例会制度,研究解决个人难以破解的热点难点问题。每月召开1次社情民意分析例会,对本乡镇的重要社会动态、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进行汇总,逐条逐件分析、研究,商议解决办法。对个性问题,采取一事一议、一题一策的方式,个别落实;对共性问题,通过寻找源头出处,分析解决对策。并将所有摸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整理成《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办理情况登记表》,落实责任人,明确办理时限。四是销号管理,健全完善民意办理机制。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全面落实“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对于自身能够及时解决的群众诉求和愿望,快办办好。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登记到《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办理情况登记表》中,提交社情民意分析例会,由会议研究解决。各乡镇将无法办理的事项及时汇总到县委实践办,县委实践办按照问题类别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并负责协调、督促职能部门尽快办结,实行销号管理,以务实的作风解决问题。(县委实践办)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