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荒山披绿 油茶飘香

罗源霍口山垅湾村千亩油茶林迎来首次摘果

http://www.lywxww.com  2014-12-06 09:03:50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记 者黄洋通讯员谢闽星刘其燚

  近日,罗源县霍口乡山垅湾村果蔬合作社的负责人肖仕俭喜上眉梢,因为合作社的千亩油茶林迎来了首次摘果。这也意味着,4年前他放下福州的生意,回家乡拓荒种油茶,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愿望将很快成为现实。

  荒山种油茶 致富有奔头

  3日,沿着弯曲的山路,记者来到霍口乡山垅湾村果蔬合作社的茶园,只见一排排油茶树长势喜人,一些晚熟品种盛放着淡黄色的茶花,飘来阵阵清香。谁能想到,这片翠绿茶园曾是荒山,芦苇草疯长,秋冬时节还常常引发山火。

  “种上油茶后,不仅美了家乡,还富了乡亲。”肖仕俭介绍,上世纪70年代,山垅湾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油茶,但经济效益不好。村民见烤烟赚钱,纷纷改种烟草,油茶树被砍了当柴火烧。后来,随着村民外出打工或外迁,不少山地抛荒。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纯天然的茶籽油逐渐备受市场青睐。“这批油茶鲜果刚采摘,茶油已被人预订一空,不愁没销路。”肖仕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油茶平均亩产鲜果600公斤,按25%出籽率折算,可产150公斤干籽;按每50公斤干籽产油15公斤算,每亩油茶可产油45公斤。由于当地的茶油品质好,现在能卖到240元/公斤,其年产值可达10800元/亩。

  放下生意回乡经营千亩油茶林

  今年49岁的肖仕俭在山垅湾村长大,早年在福州从事副食品批发生意,凭着勤劳和聪明,30岁时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来,他又接连涉足服装、养殖领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0年,罗源县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对家乡山地充满感情的肖仕俭,决定将生意交由他人打理,只身回家乡拓荒种油茶,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致富。

  肖仕俭说,霍口乡的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加上运用传统方法加工制作,所产的茶油色清味美、品质上乘,早已名声在外。于是,他和几名乡亲特意到江西、尤溪等地考察,并联系省林科院专家,引种适宜当地种植的7个油茶品种。2010年,他和4名老乡成立了罗源县霍口乡山垅湾村果蔬合作社。

  “拓荒种植并不容易,山地易长芦苇草,刚锄完草不过三五天,又会杂草丛生。”肖仕俭说,种上油茶后,单是做好锄草、施肥等日常维护,每年就花费近百万元。而要在茶园修筑蓄水池,建设自动喷灌系统,还得耗资100多万元。油茶种植一般要6年以上才有大收益,从2010年至今,合作社已经投入700万元,但肖仕俭没有退缩,拿出多年积蓄持续投入茶园建设。

  打造茶油品牌形成产销一条龙

  在肖仕俭的带领下,山垅湾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油茶种植队伍。目前,合作社成员增至153人,已种植油茶1500多亩,并辐射周边,带动全乡200多户种植近5000亩油茶林。同时,由于日常锄草和施肥都需要人力,合作社还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我在这里干,每天至少能赚140元,又能顾到家,比出去打工有奔头。”在茶园复垦的村民肖祥坦告诉记者,不少邻村的村民也在这里工作。

  “我们将打造自己的茶油品牌。”谈及未来,肖仕俭踌躇满志。目前,霍口乡是罗源县内最大的茶油产区,然而全乡只有两家老旧的茶油生产小作坊,现代化加工方面仍是空白。“下一步,合作社将投入200万元建设油茶加工厂,明年底有望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形成更加丰富和完善的油茶产业。”肖仕俭说。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