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色列 骚乱揭开种族歧视“伤疤”

http://www.lywxww.com  2015-05-06 08:17:11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5月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部分内阁部长与埃塞俄比亚裔(埃塞裔)以色列人社区领袖举行对话会。内塔尼亚胡表示,种族歧视是以色列社会的顽疾,政府致力于消除对埃塞裔以色列人的歧视,为此将成立一个部长级委员会,系统解决埃塞裔以色列人在教育、住房、文化、宗教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4月27日,内容为一名埃塞裔以色列士兵在特拉维夫遭两名以色列警察殴打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随即引起了埃塞裔以色列人群体的巨大愤怒,并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两名涉事警察因涉嫌过度使用武力已被停职。以色列警察总长约哈南·达尼诺则代表警方向被殴打的士兵费卡德道歉。4月30日,数千名埃塞裔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市中心进行大规模抗议集会,5月3日又再次在特拉维夫举行抗议,以色列电视十台的视频显示,抗议者愤怒地表示,“我们的父辈多年来屡遭羞辱。我们再也不想成为二等公民了。” 抗议者先通过和平方式将一条主干道堵塞,许多人手拉手一同前行。随着夜幕降临,抗议活动引发暴力事件,有人向警察与警车投掷石块,并冲击特拉维夫市政厅大楼。警方随即动用催泪弹和水枪驱赶示威者。暴力冲突共导致57名警察和12名示威者受伤,有43名示威者被捕。

  半岛电视台网站分析认为,此次冲突反映了埃塞裔以色列人群体对于贫困、失业和歧视的普遍愤怒。以色列总统里夫林4日发表讲话称,埃塞裔以色列人对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的抗议揭露了以色列必须加以弥合的“创伤”。

  据相关统计,约有13.5万名被称为“法拉沙人”的黑皮肤埃塞裔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他们是流散到埃塞俄比亚的古犹太人后裔。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色列曾多次秘密地大规模空运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回归,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84年的“摩西行动”和1991年的“所罗门行动”。以色列方面营救了将面临内战和饥荒威胁的埃塞裔犹太人,并将其安置在以色列南部地区,安排他们学习希伯来文化、文字、语言及生活技能。

  但由于经济和文化差异,埃塞裔犹太人一直难以融入以色列主流社会,并常抱怨遭到歧视。2012年,部分以色列房东拒绝将房子租给埃塞裔房客也曾引发类似抗议。以色列官方数据显示,埃塞裔以色列人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仅一半青少年能获得高中文凭,远低于其他以色列人高中毕业率。

  以色列《国土报》分析认为,此次骚乱不是一起孤立事件,自埃塞裔犹太人移民至今,他们就因为肤色而感到遭受歧视。内塔尼亚胡4日在会见费卡德时与他多次拥抱,并称“以色列绝不容许暴力和种族主义存在”。

  (本报开罗5月5日电 记者 王云松)

  [责任编辑: 薛笔犁 ]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