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国际 >> 正文

互联网安全:扎紧自己篱笆

http://www.lywxww.com  2014-03-27 08:48:52   来源:百度  【字号

  自“棱镜门”曝光起,恐怕就不会有多少人怀疑,中国目标也同样会是NSA电子监控的目标之一——既然“自己人”和“好朋友”都概莫能外,充其量算是“竞争对手兼合作伙伴”的中国,自然也不会幸免。但“Shotgiant”项目的被披露,还是吓了很多人一跳。

  之所以吓大家一跳,首先是因为披露者并非中国,而是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等欧美报刊;其次,被披露遭到入侵、渗透的,是美国长期指责、排挤、打压,声称“和中国军方有关”、“有窃取信息嫌疑”、“对互联网安全不利”的中国公司华为;第三,则是号称中国互联网系统设备龙头老大的华为,其维护自身设备、系统信息安全的能力竟如此不堪一击,让人不由得担心,自己的互联网信息安全,又能相信谁、指望谁的保护。

  不论《纽约时报》或《明镜周刊》,其关于“Shotgiant”项目的信息,来源都是斯诺登一人。斯诺登自去年5月20日离职赴香港起,至今和NSA“脱敏”已近1年,在此期间先是颠沛流离,继而东躲西藏,生活、交际和资讯来源都处于不正常状态,惟独隔三差五“爆猛料”规律不改,其爆出的“猛料”究竟是事实或是臆想,是大胆揭黑或是保持“新闻热度”,或各种因素兼而有之,如今我们怕是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却是已经且应该知道的:互联网并不安全,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几乎可以百分百断定,被美国自家传媒所曝出“Shotgiant”项目“集火攻击”的华为,在美国政府、国会或行业协会等的语汇里,是绝不会因为此次曝光的信息、线索,而一下从“网络间谍嫌犯”,变成“网络偷窥受害者”的,在未来的日子里,华为或其它中国网络设备企业,仍将在美国遭到围追堵截,美国各级官员和中方进行外交接触、交流时,也依然会理直气壮地把“中国互联网间谍行为”当作一根可不时拿出来挥舞的大棒,既然NSA对德国这样铁杆盟国领导人的窃听、监控,证据凿凿都可拒绝进一步承诺,那么说别的也的确没有太多意义,这就是国际政治的常态,抱怨也无济于事。

  既然指望不上别人的“自律”,那就只能指望自己。作为中国最“高调”的民营互联网企业,华为恐怕不能只顾扩展市场,树立公司形象,也要下功夫强化系统安全,尤其是加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自己篱笆扎不紧,等于开门揖盗,后果可想而知——谁会把自己的血汗钱,存进一间连警铃和保安都没有的储蓄所呢?

  当然,仅靠企业本身是不够的,由于起步最早,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地位,甚至比现实世界更坚固,全球13台域名根服务器,竟有10台在美国(另3台在英国、瑞典和日本),理论上绝大多数的互联网通信和基本个人数据,不论是否和美国有关,都会到美国“旅游”一趟。要解决这一最基本的隐患,只有政府出手才能做到。

  上个月15日,德国和法国联合提出,构建一个无需将个人数据传递到美国的互联网体系,具体方法,是通过欧盟立法,促使欧洲网络服务商必须将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放在欧洲,而不能放在美国或亚洲。这个“欧洲互联网倡议”,是作为一揽子法德防务合作建议的一部分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巴西总统罗塞夫也提出了类似构想。

  不难看出,“棱镜门”对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安全信心,构成了极大打击,许多国家、地区都在检讨、反思自身网络通讯和网络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而由国家出面构建无需经过美国的根服务器和数据储存中心系统,则是殊途同归的解决思路。

  正如欧洲专家们所评论的,这样做并不容易,需要巨大投资和漫长过程,但舍此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互联网安全在目前的根服务器垄断局面下,任何其它措施,也都只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要想扎紧自己篱笆,就只能从根本入手。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