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国内 >> 正文

超强台风“尼伯特”诞生记

http://www.lywxww.com  2016-07-08 08:20:16   来源:中国气象报  【字号

  “尼伯特”一词来自密克罗尼西亚,指的是“勇敢的战士”。事实上,作为1949年以来生成时间第二晚的“一号台风”,“尼伯特”的诞生之路本就面临诸多挑战。换句话说,虽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今年5月结束,但其对海洋的持续影响与今年迟迟未有台风生成关系密切。那么,在厄尔尼诺影响下,“尼伯特”是如何诞生的呢?

  台风生成必须满足热力条件

  台风是一种强大的热带气旋,其特征是中心气压很低,气流在水平方向向内辐合,然后在垂直方向上升,辐合的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则为顺时针。

  人类至今未能完全掌握台风生成的成因,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区域北移,成为北半球的西南季风,其与东北季风相遇,造成大气初始扰动。热带洋面上的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空气容易上升,发生对流运动;含水量丰富的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热上升着的空气;同时,周围较冷的空气流入补充,再受热上升,循环不止,最终便形成了热带低压。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热带低压的涡旋加深,即四周空气加快向涡旋中心流入,风速增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达到或超过每秒17.2米时,人们便称其为“台风”。

  因此,要想形成台风,很重要一点在于要满足热力条件,即要有广阔而高温、高湿的大气。众所周知,热带洋面上底层大气的温度、湿度主要取决于海水表层温度,而台风一般形成于表层及60米内(甚至更深)海水水温高于26.5℃的洋面上。同时,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这样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确保低层扰动不断加强。

  此外,在台风孕育时期,垂直风向的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较少,才能使初始扰动中的能量聚集,确保“台风雏形”的结构相对稳定。

  厄尔尼诺结束后海温等条件转为有利

  厄尔尼诺对台风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人们目前主要还是从统计概率的角度得出“规律”:在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台风大多生成偏晚、个数偏少。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高拴柱指出,已知的一个原因在于,在厄尔尼诺事件次年,沃克环流(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出现异常,原本应该偏低的太平洋东部海温较常年偏高,而太平洋西部海温则较常年偏低。也可以解释为,在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偏西,孕育台风的西北太平洋上空盛行下沉气流。

  这种情况下,大气的稳定性增加,对流活动减弱,台风难以生成。

  那么,“尼伯特”为何能够顺利诞生并壮大呢?高拴柱表示,一是厄尔尼诺事件结束之后,西北太平洋海温升高,目前已接近常年,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有大范围暖水区,且暖水层深厚,台风生成的热力条件得以保障;二是在西南季风形成后,西北太平洋上空切变条件较理想,保障了动力条件。此外,热带季内震荡(MJO)上升区移向西北太平洋。该区域内容易出现大规模对流活动,也有利于台风的生成与壮大。

  此前,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西北太平洋上曾生成过热带扰动,并分别在广东、香港等地登陆,但因强度不足等原因而未编号。正是因为6月下旬以来台风生成的气象条件逐渐有利,在几次热带扰动“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尼伯特”终于扛起台风家族的大旗,并拉开2016年台风季的序幕。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