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一碗“拗九粥”传递着全社会的孝道温情

http://www.lywxww.com  2015-08-25 08:38:47   来源:中国妇女报  【字号

  很多人都知道西方的“感恩节”,其实在福建省福州市有个地方特色的“感恩节”——“拗九节”:每年的正月廿九,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各个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也会将煮好的粥一碗一碗端给社区里的老人。

  8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陈秀榕,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赵东花,福建省妇联主席吴洪芹一行莅临福州市家庭建设示范基地——福州市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指导家庭建设工作,并对福州市妇联积极探索以“孝文化”创新家庭文明建设的活动形式和实践载体给予肯定。

  据了解,在三坊七巷古街区内,关于“拗九节”的习俗记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福州市妇联利用这一民间传统节日,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各种孝老敬老活动。如今,“拗九节”已经成为福州广大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尊老敬老、崇尚孝道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市妇联推动下,逐渐在这座城市氤氲开来。

  一碗粥,传递孝道温情

  红枣、桂圆、莲子、花生、荸荠、芝麻,加入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锅中熬煮,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红糖,轻轻搅拌,这样,一碗“拗九粥”便煮好了。这样的“拗九粥”每年在“拗九节”期间出现在成千上万的福州人家中的餐桌上,传递着浓浓的孝道温情。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孝顺节”“送穷节”,“拗九粥”对福州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据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介绍,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因此在正月廿九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要煮一碗“拗九粥”,用来孝敬父母或馈赠亲友,以祈求平安、健康。

  在方炳桂的家中,保存有一张拍摄于上世纪初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头上插着三把簪的福州妇女提着一只漆盒匆匆赶路的身影。“这是一个已出嫁的女儿回家给父母送‘拗九粥’。”方炳桂拿出家中与照片上类似的漆盒对比着说:“可见,100多年前,我们福州人就开始过‘拗九节’孝敬父母了。”

  长期以来,“拗九节”的这种习俗在福州十邑地区一直延续下来。一位年过八旬的林老太太告诉记者说,“拗九粥”里不只是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更代表着儿女的一份孝心。

  为了进一步弘扬德孝文化,唤起全社会对孝老敬老的重视,尤其是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这一传统节日中并了解“拗九粥”的寓意,2005年,福州市委文明办、市妇联等部门发出倡议,举办首届“拗九节”。此后,每年“拗九节”当天,福州市妇联都会组织各县区妇联在社区、广场等地举办各类孝老敬老活动,如组织志愿者将煮好的“拗九粥”一碗一碗送给社区里的老人,部分社区还会评选表彰“十佳孝星”、“金婚家庭”等,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与祝福。

  一座城,展现社会“孝”风

  “拗九,拗九,掼粥掼到娘家厝门口,告一声依家依妮,囝呢平时间做不够;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每到拗九节,这首用福州方言演唱的歌曲——《掼粥掼到厝门口》传遍大街小巷,引起不少人共鸣。

  如今,一到“拗九节”,“满城尽送拗九粥”成为榕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而“拗九节”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弘扬传统德孝文化和时代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在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拗九节”这天,村里的祠堂都会摆起近两百桌“孝顺宴”,宴请全村年过半百的老人:老人们一边悠闲聊天,一边吃着“拗九粥”等美食;而村里的年轻人则忙里忙外,端菜送茶。这一宴席风俗,在当地已经沿袭20多年。

  在福州市各级妇联发动下,“拗九节”免费派送“拗九粥”,成为“安泰楼酒家”这家老字号店的传统活动;在晋安区象园街道,连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送上门的除了拗九粥,还有一份免费体检卡;在台江玉树社区,福州十五中的孩子们除了给老人们送粥,还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

  福州市妇联积极引导全市各级妇联将各种敬老孝老活动与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等紧密结合,如开展“邻里守望,情暖榕城”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对孤寡、困难老人进行结对帮扶,让老人感受到温暖。

  “孝乃人伦之根,仁爱之本。孝是儒家文化的初始与源泉。孝的主题不会变,但是行孝方式在与时俱进。”福州市妇联主席孙晓岚表示,妇联在“拗九节”举办活动的最大意义,就是把一家一户儿女的感恩行为变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敬老孝老行为,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知孝、懂孝、行孝、扬孝”的良好社会风尚,达到浸润和改善家风、社会风气的目的。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