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风海韵添绿意 大美罗源写新章
滨海新城已崛起,未来将创建5A级旅游度假区
http://www.lywxww.com 2016-09-27 11:04:14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林克诚 刘其燚 文/摄
这里是千年古邑,白鹭栖息,生态宜居;这里是“畲乡古郡”,山川秀奇,畲风古韵;这里是“闽东夏威夷”,面朝大海,风光旖旎;这里是滨海经济走廊,百日攻坚,产业升级。这里就是大美罗源。
山水之间
崛起滨海新城
漫步罗源县城湿地公园,花丛杨柳,绿树成荫;亭榭小径,错落相连;园内白鹭栖息,园外都市楼宇:好一处休闲避暑地。
五年来,罗源先后建成了盛世广场、北江滨公园、南江滨公园、渡头湿地公园及三座景观桥,“去公园走走”已成为居民的常用语。
未来,罗源还将打造“青山环城,绿水穿城,碧海融城”的城市布局,建成“一湖两区八园”的公园绿地以及滨水绿带。其中,松山湖为“一湖”,莲花山风景旅游区和凤山公园景区为“两区”,三溪口湿地公园、松山公园、获溪湿地公园、迹头公园、新城公园、起步公园、滨海新区公园、选屿公园为“八园”。
在罗源湾畔,新兴的滨海新城已具规模,高楼小区拔地而起,安居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教育、交通、购物等配套日臻完善。
与此同时,乡镇面貌焕然一新。36个“美丽乡村”相继建成,3个村被列为省级绿色村庄,起步庭洋坂列入国家民委畲族特色村寨,中房深坑等8个村入选国家、省传统村落名录。
在革命老区松山镇北山村,村内可见洋房大道,山上樱花如海,村民安居乐业。这是罗源143个革命老区村转型的缩影。
畲风海韵
织就大美罗川
“水如碧玉山如黛”,在霍口乡畲山水景区,天然次生林、百年红枫林、飞瀑流泉等秀美山水,宛如一幅铺展开来的水墨画卷。
在福湖畲族村,雷家大院、蓝家大院等古民居坐落在山水之间,沉淀着浓厚的畲族风情,犹如一个畲族非遗文化的“聚宝盆”。
头顶盘红绳,衣服绣花边,银饰丁当响,这是畲家最美“凤凰装”;祖传秘笈不外露,“六神”学说看人体,看病开药不开价,这是畲家神秘医药;扎根八井村,点穴有绝技,传子不传女,这是畲家传奇的八井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畲族服饰和畲族医药还是国家级非遗优秀项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罗源湾滨海新城度假区,海上碧波潋滟,岸上风光无限,有着“闽东夏威夷”之美誉。
这里拥有华东地区最大规模的海洋世界,浅海珊瑚、梦幻水母、热带雨林以及水生哺乳动物表演,让游客如入奇幻之境。今年7月,6条俄罗斯白鲸远涉重洋,在4800多公里外的罗源安家,为游客呈现“鲸人”情缘。
此外,海上搏斗、游艇俱乐部、海上钓鱼台、豪艇餐厅、海上高尔夫练习场、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六大旅游项目,尽显海韵。
在罗源最北的“滨海古镇”——鉴江镇,至今保留着明代的古城墙以及斑驳的“老四门”。这里将开辟旅游功能区,重现海上古景观。
在罗源西部山区西兰乡,有个“私人定制”农场——硒浦山生态休闲农场,城里人可以在此养鸡、种菜,当“临时农夫”,使乡村生态游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罗源有美景,也有美味。“三月三”乌饭飘香,端午节稻草燎鱼,滩涂“薄壳米”是大众美味,霍口卤猪蹄是酒桌佳肴。
未来,罗源将创建5A级旅游度假区,形成滨海文化休闲旅游圈;同时扶持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扩大“畲风海韵·大美罗川”品牌影响力。
百日攻坚
掀起建设热潮
作为福州北翼重要增长极,罗源正紧抓福州“五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按照“港城融合”空间布局,打造滨海经济走廊。
据悉,今年海交会上,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水上飞机等多个高新项目落户罗源。
在“百日会战”中,罗源列入市攻坚行动的19个提速项目,有16个超序时进度推进。
其中,104国道改线工程的观音岩隧道即将贯通;霍口水库工可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罗源华能电厂有望明年投产;228国道有望明年通车。
随着福州滨海大通道、福州外郊快速环线等路网建设提速增效,罗源正快步融入福州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
未来,罗源将实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管齐下”,推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及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跨入发展快车道,实现罗源“智造”;同时,扶持食用菌、茶叶、果蔬、林竹、花卉、水产等特色农业。
原文链接:http://mag.fznews.com.cn/shtml/fzwb/20160927/983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