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青山驻产业 老区换新颜

http://www.lywxww.com  2013-11-21 15:07:25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高洋明宇茶园里采茶工正忙着采摘最后一茬秋茶

高洋山下制茶间里师傅在制茶

  罗源湾新闻网讯(陈雁真 谢闽星 刘其燚)18日,笔者来到罗源县起步镇,再驱车盘旋迂回半小时,才到达高洋这个畲汉聚居的老区村。“这片山上是160多亩的茶园,它背面还有个900多亩的农木合作社,那面山上是今年刚种上的500亩油茶。”高洋村支书郑福明指点我们看满山的绿色,这个常住人口不足100人的荒僻村庄,如今熠熠生辉、充满活力。

  绿色产业进驻

  上茶园,蜿蜒山路旁,一垄垄错落有致的茶树在秋日暖阳下郁郁葱葱,采茶工正忙着采摘最后一茬秋茶,高洋明宇茶园里一派忙碌喜悦的气氛。

  “我们种了160多亩茶。” 明宇茶场负责人肖鸿宇说,秋茶已采了40000多公斤,加上春茶,今年的收成有60000多公斤,收益七八十万。

  好茶才有好价钱。茶场规模大,但肖鸿宇更注重追求的是茶的品质。“这里出产的茶叶口感清爽,回味甘醇。”明宇茶场里有铁观音和金观音两种茶,春秋两季收成,肖鸿宇总按长势精心分批次修剪。“寒露节气前后各三天更是茶叶的‘黄金期’。”他总是提前几天高薪请定六七十名富有经验的采茶工,一天能采回近2000斤上等茶青。

  下山,进制茶加工厂,清新的茶香让人神清气爽。安溪制茶师傅陈火强正给茶叶过两次火,茶青经五六道工序神奇地褪却青涩弥漫清香:“这里的茶园向阳,日照充分,气候、土质都适宜,好茶青当然能制出好茶叶。”肖鸿宇说:“茶叶浑身是宝。”他们好的毛茶一斤就能卖到300元,精制出来的最好的茶只需一小包就能抵上一担普通茶的价格,一旁的茶梗也能卖个普通价,茶末则制袋泡茶出售。如今,他们有了“清涵茗茶”的品牌,茶叶畅销北京、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地。

  明宇茶场是2008年开荒种植的。肖鸿宇一次途经高洋,对这个空壳村落背靠的一座座向阳青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经多次考察证实这块宝地特别适合茶叶生长,便包下100亩荒山,开荒试种铁观音。只花了两年时间,他的成本就全收了回来。信心大增的他,又开了60亩荒山。政府也补助70多万,硬化路面,添置机台,大力扶持绿色产业。

  好山引来绿产业,高洋村接二连三地吸引了农民企业家的目光。2008年底,黄乾清在茶山背面开辟出900多亩的锦绣大地农木专业合作社,那里有鱼塘、鸡鸭、果蔬、桉树林……成了隐匿深山的世外桃源。今年春,他又在另一片山上试种了500亩油茶,如今,三万多株油茶苗在山地里舒展,长势喜人,已有五六十厘米高。“桉树明年就长成了,能收益上百万。合作社明年就全面对外开放。” 黄乾清满怀信心。

  老区村焕发新活力

  “荒山包出去后,村里的景象大不一样了。”郑福明告诉我们,以前的高洋象村里寥落的留守老人一样缺乏生气,自从山包出去后,村道上常有来往的人和车,上山的路也硬化了,村子变得热闹起来了。

  满山的绿色美了村庄,也拓宽了山下村民的就业路。平日,茶园里种茶、养茶、采茶,农场里种树、摘果、捕鱼等等都需要人手,靠的全是高洋村及相邻几个村的村民,他们只要得闲就能找到力所能及的赚钱的活,手头宽裕了不少。“这比其他农活轻多了,有车接送,还不起早不摸黑,我们这些老太婆也干的动,还活络筋骨嘞。”坐在自带的一条小凳上采茶的畲民兰大婶65岁了,她对自己采六小时茶获得的70元工钱很满足。

  一些原本离乡打工的中年人也回乡开十几二十亩的荒山种茶。村民们种茶,遇到技术难题可请教茶场的人,加工和销售也完全依托茶场。“我们把采下的茶青送到明宇茶场加工出售,一年的收益也有四五万。”种了20亩铁观音的茶农黄向伙一脸丰收的喜悦。

  即将告别高洋村,我们在村口看到好几个村民正端详新安装好的门庭,原来这是年初村里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将包山所得的村财和村民集资、政府补助等筹集来的19万资金,用于村景观工程建设。现在正是收尾阶段,我们看到村口一侧是新建的绿化小公园,另一侧的参天古榕树已围起护栏,树下浇筑出一个水泥空埕,延伸至河岸,并安装了栏杆,成了一个观景台,河对岸还砌起护坡……“畲汉同心乐鸣和谐曲,山川竞丽晖映锦绣天。”门庭上的一副对联抒写的正是高洋村人内心的喜悦自豪。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