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热点头条 >> 正文

共此有福之州 我们心手相连

福州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纪实

http://www.lywxww.com  2015-11-24 10:31:37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福州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纪实

  1993年6月14日,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罗源县霍口福湖村与畲民谈发展。杨婀娜 摄(原载1993年6月16日《福州晚报》一版)

福州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纪实

  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新貌。记者 杨莹 摄

  福州新闻网11月2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刘复培 杨莹 卓文俊 程仁山 李夏薇)如诗如画畲乡景,载歌载舞三月三。

  今年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庭洋坂新村举行。充满民俗气息的畲族山歌、风味独特的畲家美食、底蕴丰富的畲族文化,深深吸引着八方来客。

  很多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可能都没想到,福州不止有畲族,全国55个少数民族在福州全有!在这片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2个民族乡、82个民族村、369个民族自然村,少数民族总人口8.87万,约占福州总人口的1.32%。

  福州市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工作。翻开1994年第6期的《福建民族》杂志,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署名文章《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同全国各地区的现代化密切关联、互相促进,推动着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20多年过去了,福州少数民族工作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近日,本报记者组重访罗源、连江的十余个畲族山乡。这些习近平同志当年曾经调研走访的山村,早已旧貌换新颜。

 

福州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纪实

  罗源家庭洋坂畲村新貌。记者 池远 摄

  加大投入村貌焕新造福畲民

  “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后每年市里给予专项补助扶建的资金逐年按基数5%递增,分期分批解决少数民族乡村通路难、通电难、通水难等问题。”

  ——摘自《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3月12日上午,记者从罗源县城出发,驱车50分钟,沿着蜿蜒的盘山路,驶过古朴的福湖大桥,视线顿时豁然开朗。青山环抱间,一座座乌瓦白墙的畲家民居错落有致。这里是霍口乡福湖村——福州历史最悠久的畲族村,也是国家民委确定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

  村文化站内,畲民们的业余生活多姿多彩。喜静的,在农家书屋里书海泛舟,在棋牌桌上一拼高下;爱动的,跟着健身操视频,舞动腰肢。“到晚上,唱歌、对歌的时候,那才热闹呢!”村民雷爱菊说。

  62岁的兰石兴,上世纪90年代初曾担任福湖村村主任。他告诉记者,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你别看现在的村道水泥路又宽又平,20多年前,全村一条硬化路都没有。习近平同志当年来的时候,村里都是泥巴路,连福湖大桥的桥面也只是刚铺好砂石。”

  那是1993年6月14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罗源调研期间,专程来到福湖村,看望畲族乡亲。同年6月16日《福州晚报》刊发的报道和照片记录了习近平同志走村入户的场景。照片中,习近平走进畲族群众家中,微笑着与他们亲切交谈,时年40岁的兰石兴就站在习近平的身后。

  时任霍口乡乡长兰桂春也陪同参加了调研。“离开福湖村后,习书记在霍口乡政府会议室召开工作会议。”兰桂春还保存着当天的工作日志。“习书记强调了四点:要因地制宜搞好扶贫开发,念好山海经;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抓好村组织建设;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兰桂春说,此后,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乡村倾注了更多关爱,扶持资金逐年增多,惠民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

  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影响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也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福湖村的变化,就是从基础设施开始的。

  兰石兴如数家珍:1998年,第一条水泥村道建成,全村陆续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家家户户修建、改造房屋,逐步实现“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2013年,在北京市福州商会资助下,村里建起了畲族公园,文化广场、园林步道、花红柳绿,让人流连忘返;去年1月,福湖大桥完成重修……

  “你们城里有三环路,我们村也有自己的‘三环路’!‘一环’是村道,‘二环’是环村路,‘三环’刚建好,直通沉岩头自然风景区。”兰石兴说,村里打算发展畲家生态游,把畲乡美景美食、民俗文化推广出去。

  在福州偏远山区,还零星散居着不少少数民族村落。大山深处“五通”“五改”难以实现,他们的生产、生活时刻牵动着市委、市政府。1994年,福州启动“造福工程”,分批分步骤,对这些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乡村实施整体搬迁,彻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3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罗源县起步镇政府附近的庭洋坂新村。村道两侧,联体小洋房整齐划一,畲族主题公园绿树环绕。楼房、门楣、广场、对歌亭,随处可见畲族图腾——凤凰的图案。

  “现在的生活,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支书兰水康告诉记者,庭洋坂村是2008年从罗源、宁德交界的偏远山村搬迁下来的。“以前住在高山上,种不了蔬菜,只能开垦梯田种植水稻,3月种下9月收成,剩下的日子就钻进深山砍柴、挖笋。

  祖祖辈辈都是挑着农作物走路下山,再换回生活必需品,一个来回就是一整天。一户人家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也就2000多元。”兰水康说,新村地段好,距离县城只有2公里,村民基本都在附近工厂找到了工作,就学、就医、就业都很方便。几年时间,庭洋坂村人均收入已达七八千元,摘掉了落后的帽子。

  在连江县的罗山脚下,镇安新村的畲族群众也告别了大山,过上了新生活。3月13日下午,记者在镇安新村村口的公交车站,遇到42岁的雷玉英。她牵着刚放学的儿子,正往家走。“如果不是造福工程,我们在山沟沟里,哪见过什么公交车,孩子哪上过幼儿园啊!”雷玉英说:“以前村里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现在家门口就有公交车,一块钱就能逛个遍。这日子跟城里人没多大分别!”

  镇安新村是2006年举村从安凯乡搬迁而来的。“政府给了每户90平方米宅基地和一笔补助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日子好了,村里的‘单身汉’都娶到媳妇了!”镇安新村党支部书记雷存光说。

  在镇安新村后方,连江县首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得如火如荼。安凯乡黄家村、蓼沿乡赤石村、小沧乡东风村的1058户畲族群众,未来将集中安置在这里。黄家村书记兰依佺介绍,小区规划建设套房43栋,配建公园、卫生所等,今年底前,一期300套新房将交付使用,村民生活环境将得到全面改善。

  统计数据显示,仅连江县,从1994年到2014年底,就投入“造福工程”资金近1.72亿元,搬迁1962户7688人,涉及16个乡镇58个自然村。

 

福州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纪实

  眼科医生为霍口乡村民义诊。记者 池远 摄

  重视教育?培育人才?壮大队伍

  “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快市民族中学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注重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乡镇,尽快配备一名少数民族副乡级领导干部;少数民族人口在5千人以上的县(市),配备一名副县级领导干部。”

  ——摘自《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3月12日下午,阳光灿烂。位于罗源西郊笔架山下的福州民族中学,塑胶田径场上,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打陀螺、赛高脚马和板鞋,这里的体育课透着浓浓的“民族风”。

  福州民族中学是我市唯一一所省级重点民族中学,建校至今已有23个年头。学校有在校生近2500人,畲族孩子占了两成多,其中,初中部面向全县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

  兰美姜是一名畲族高中生。上完体育课的她,迫不及待地“扎进”藏书3万余册的学生图书馆。在学校里,兰美姜不仅和其他汉族同学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生活上还能享受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我每年能领到1500元的补助,住宿生还有额外补贴。”兰美姜说。

  校长邓信泉告诉记者,学校还专门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工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为少数民族孩子义务补课,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去年,我们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本科升学率达79.25%,专科以上升学率达100%。与建校之初相比,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一所市级学校,为何建在一个县城里?民族中学的首任校长游文良老先生向记者道出了原委。“罗源是福州畲族人口最多的县,遍布100多个行政村。许多村落都在偏远的山沟沟,教育基础十分薄弱。”

  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办好少数民族教育至关重要。游文良回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就开始筹建民族中学,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该项目被福州市列入1991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福州市民宗局原调研员雷金兰,在20多年前参加过福州民族中学的筹建工作。“市委、市政府非常支持,为民族中学定编、定址、定经费开辟了‘绿色通道’。”雷金兰说,当时福州市一年定向扶持少数民族的经费是20万元,“市委主要领导拍板,每年拨5万元专项扶持福州民族中学建设,足见对民族教育的重视”。

  1992年,福州民族中学项目正式启动。曾在宁德师专中文系任教的罗源人游文良,成为首任校长。“学校没有教师,县领导跟我说,游校长,全县的优秀教师,除了学校一把手不能动,你看中谁,我给你调谁。学生没有教学楼,县委党校给我们腾出了3间临时教室。学校建设缺资金,市、县财政拨款外,省教育厅、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市民委、市教育局等部门纷纷出钱、出教学仪器。”忆及当年建校过程,已经81岁高龄的游文良依然心潮澎湃。

  1993年6月中旬,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罗源调研期间,特地来到福州民族中学,查看校舍建设情况,就完善学校生活配套和课外活动设施,合理确定少数民族师生所占比例,科学设置课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20多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族中学的校园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信泉说,不仅学校面积扩大了10多倍,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学生公寓等配套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刚过而立之年的雷智强,是民族中学的一名青年骨干教师。20年前,他也是民族中学的一名学生。“我去过我姐姐当年就读的中学,要走很远的山路,校舍很简陋,老师也没几个。”雷智强说:“我比姐姐幸运得多,赶上民族中学招生,这里有全县一流的师资和校舍,还很照顾我们畲族学生,真的很幸福!”

  2000年,雷智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成为他的家乡——罗源碧里乡廪头村史上第一位大学生。当时,雷智强家里刚刚遭遇变故,拿不出钱供他上大学。罗源县和民族中学为他联系爱心人士助学,资助他完成大学学业。2004年,雷智强放弃了许多人羡慕的选调资格,回到家乡执教。“这里有许多像我一样的畲族学生,学校需要历史教师,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不仅是罗源,在连江,民族班已覆盖小学、中学、职教三级教育,配足配强骨干师资;在福州,少数民族学生不仅有助学金,在参加升学考试、公务员选拔、招聘招考时,还可享受加分照顾。越来越多像雷智强一样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大山,成长成才。

  据统计,截至2010年4月,我市共有少数民族干部1291人,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84%(最新数据需组织部提供),少数民族干部已经成为福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分帮扶两分努力三分敢拼

  “从我市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继续下大力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有重点地扶持民族地区上一些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具有较强造血功能的骨干项目,带动和辐射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摘自《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3月13日,连江县小沧乡山仔水库。一边是山路弯弯,一边是碧波荡漾。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感叹“做一回山湖渔夫,也别有一番情趣”。

  游客或许并不知道,山仔水库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的重大工程。因水库建设所需,2000多名村民需要搬迁,其中约六成为畲族群众。村民搬迁到哪?利益如何保障?这些都是当时的市委、市政府最为操心的。

  1993年11月23日,水库启动最大规模的搬迁,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亲临现场指挥。“习书记十分重视村民安置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村民的安置。”时任山仔水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的丁光棋清楚地记得:“习书记不仅要求高起点规划、建设安置点,还要求连江县围绕‘村民的开发性生产安置’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丁光棋介绍,后来,连江县专门就少数民族安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乡财政收入百分百返还,给予村民每户“一亩林、一分果、一分茶”开展生产,还有26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畲族村民进入电站工作,数十人获得“农转非”户口安置。

  当年的搬迁群众,现在过得怎么样?3月13日,记者重访小沧乡。背靠巍峨天牛山脉,面对浩淼山仔水库,整洁的街道、崭新的楼房、宽阔的道路、绿意盎然的公园,这是搬迁重建后的小沧乡所呈现出的美丽景致。

  曾在该乡卫生院工作的兰敦銮说,搬迁给了小沧一次蜕变的机遇。向生态要效益,成为小沧乡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为保护环境,小沧乡累计投资40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建造人工湿地,建设水库隔离墙、绿化隔离带,成立库区清洁队。据统计,小沧乡绿化美化面积已近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8.3%。昔日猪粪熏鼻的山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级生态乡”。

  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休闲农业、金线莲种植,循着这块“生态招牌”,福州、北京的合作伙伴纷至沓来,让小沧乡的产业蛋糕越做越大。目前,小沧乡还在打造万亩淡水养殖基地。现任乡党委书记丁光棋说:“我们将借鉴千岛湖捕鱼节的做法,以期收到既保护水源又促进发展的双赢效果。”

  在连江县东湖镇北部的天竹村,畲族村民刚刚尝到民俗旅游的甜头。3月13日中午,记者来到时,恰巧遇到十几名游客从畲家饭馆鱼贯而出,直奔湖边的油菜花田。

  “今天不是双休日,饭馆还接待了10多桌客人。”村主任雷文钿说,到节假日,村里的人流量要翻上好几番。民俗旅游已经成了天竹村发展的支柱产业。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建设旅游设施、美化村容村貌。纷至沓来的游客,在这里品尝畲家宴,购买畲族特产,为村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天竹村的人均收入,已从2009年的600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万余元,在全县村庄中名列前茅。

  勤劳才能致富。罗源县松山镇八井村村民雷炳金,还记得20年前,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对他的鼓励。

  1995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八井村调研,走进了雷炳金家的厨房。雷炳金不好意思地按住了锅盖。“习书记问我锅里煮的是什么?我打开给他看,里面只是地瓜米。他打了一口尝,说好吃,说我勤劳,鼓励我勤劳才能致富。”这些年,雷炳金种过水稻、蘑菇,养过鸡鸭,凭着一双手,抚养3个子女成才,去年还在村头盖了一座新房。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体会到,畲族群众不仅肯干,还敢想、敢拼。在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畲家媳妇万海秋组织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成立福湖村畲山生态农林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举承包附近3个村的380亩荒地,开始了一次大胆的“创业”。

  “合作社80%的农户都是福湖村村民,八成以上是妇女。”万海秋介绍,目前,合作社生产的粮食和蔬菜大多销往罗源县城和福州市区,“参加合作社劳作的村民,每季度可收入七八千元”。如今,万海秋已是全县承包农田最大、收成最多的种粮户。她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今年想再承包一些地,发展生态采摘等观光农业,争取为畲民带来更多收入。”

  这些只是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福州各级各部门立足资源优势,引导和帮助民族乡村发展地域优势,培植特色高效产业,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去年,扶持晋安、罗源、连江、永泰等县(区)11个民族村进行毛竹林垦复、特色中药种植、油茶种植、名贵花草苗木种植等。这些举措,点燃了畲民们致富的热情,让畲乡的生活日益红火。

 

  保护传承团结融合共同发展

  “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尊重少数民族感情、习俗、宗教信仰。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坚持平等互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摘自《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一根粗壮的长麻绳,两队的畲族壮汉,身上挂着红绸子,卧伏在地,裁判员一声令下,他们便卯足劲向相反的方向角力。在2015年罗源县“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上,多年未见的畲族传统活动——“押加”重现江湖。

  “三月三”是畲族一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畲族传统民俗的大盛会。每年三月初三,畲族民众都要集会对歌,采撷乌稔树叶,炊制乌饭。不仅畲族村民兴高采烈,游人也是如痴如醉。连江县原政协主席兰钦明告诉记者:“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而,畲族人用歌记事,用歌抒情,也用歌娱乐。畲歌是畲族人最为宝贵的财富。”近年来,畲族山歌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保护下,畲歌得到有序传承,开创了另一番繁荣景象。

  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飞竹镇塔里自然村、起步镇水口洋村等,相继被确定为畲歌传承保护示范点,当地青年男女,成为畲族音乐、舞蹈培训工作的“生力军”。罗源畲族山歌唯一代表性传承人雷建银,还自掏腰包创办了畲族歌曲传习所。畲歌不仅从大山唱到了城里,更将唱到世界舞台。今年1月,福州民族中学合唱团的畲族歌曲表演,在洛杉矶·首届国际华乐大赛暨美国“欢乐春节”展演活动中国区选拔赛中夺得合唱组一等奖。

  除了畲歌畲舞,畲族还有几大宝贝。畲族服饰和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家拳、畲族苎布织染缝纫工艺,也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桃俤既是罗源县八井村的村主任,也是畲族医药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他14岁便跟随奶奶雷赛香上山采集、研制青草药,外出行医,18岁起单独行医。雷桃俤的经历是畲族医药传承的真实写照。“畲族没有文字,都是口传身教。现在我们村里会畲族医药的不过十人左右,医术较好的不过三四人,都是一家单传。”最近,雷桃俤准备着手整理撰写一部医书,公开祖创秘方以及自己积累20多年的临床验方,让畲族医药传得更广一些。

  火红的头饰,鲜艳的刺绣,传统的畲族服装将畲族妇女装扮得如凤凰般夺目。早在1975年,罗源畲族服装就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畲族代表装。罗源也成了全省畲族服装的保护基地。近几年,罗源畲民重新腾出土地种植苎麻,翻出织布机织苎麻布,拿起针线,手把手地传授年轻女子传统手艺。在福湖村,村民们捐出近200件畲服、嫁衣等物品,办起畲族文化展示馆。在连江小沧乡、东湖天竹村也都有类似的展馆。

  琴江是我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2011年,琴江满族村成为我省首批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台阁”戏是当地一大特色。年近九旬的琴江人许辉告诉记者,“台阁”戏最早由旗人祖先从北方传来,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么多年来,琴江村的“台阁”戏不但没有失传,年轻人反而通过创新剧目、改进舞台道具,让传统表演更加生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州每年都从新农村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中安排20万元,支持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支持市级以上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活动,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改造提升建设。

  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正借助旅游、演出及各类交流活动,日益迸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纽带。

 

  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共赴小康

  “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加强民族间的交往工作,密切各民族间的团结。把有力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并使之与全市的发展相适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志之一。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摘自《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雷金兰已从福州市民宗局退休7年,但她对这组数字仍记忆犹新:1990年,福州在全省率先划拨民族专项经费5万元,1991年增加到10万元,1992年20万元,1993年35万元……到2014年,这一经费已提升到400万元。

  雷金兰曾多次跟随习近平同志前往少数民族地区调研。她告诉记者:“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多次对民族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要求福州市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活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

  循着这张蓝图,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始终对少数民族高看一等、厚爱一层。近年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市长杨益民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研,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用足用好民族政策,通过开展扶贫开发、对口帮扶、企村对接、榕商联村等活动,把更多的资源引向少数民族地区,帮助民族地区进一步脱贫致富。

  2013年,福州市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州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林阿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份文件,是近年来福州市对少数民族地区出台的帮扶力度最大、含金量最足的政策,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该《意见》提出:2013年起,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转移支付补助少数民族村村级组织10万元的运转专项资金;市本级的少数民族发展补助专项资金增至400万元;力争3年内全面解决民族自然村道路硬化建设问题;争取到2015年,全面解决民族村安全饮用水问题,实现每个民族村建有1所达标卫生所,配备1名有行医资格的医生……

  截至今年上半年,福州已有4.21万少数民族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剩余0.3万少数民族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也计划在年内全面解决。43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力争年内完成村内道路硬化,涉及道路71.13公里;还有48个少数民族自然村道路将在2016~2018年期间实施硬化。到2018年,全市少数民族行政村将实现“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全覆盖。“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汇聚起各方面共同支持、共同投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林阿善如是说。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这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少数民族同胞深厚的民族情感,更体现了他对民族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在11月6日举行的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暨福州市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带着特殊感情、特殊责任、特殊使命,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重视民族工作的好传统、好作风,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省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今年,福州已把少数民族的乡、村作为“幸福家园工程”建设的重点,力争到2017年,实现民族乡村人均纯收入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达到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生产生活设施明显改善,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共赴小康路。福州少数民族事业正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