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五年风雨无阻守护烈士陵园

http://www.lywxww.com  2015-03-30 08:50:28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记者黄洋文/摄通讯员陈雁真康琳张文桢

  又到清明时节,独自守护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的护陵员林宝顺,又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这座陵园坐落于罗源城关南门外的莲花山麓,安葬着351名革命烈士。

  昨日,记者登上陵园高高的台阶,在一片苍松翠柏间见到林宝顺时,他正小心翼翼地擦拭一座烈士墓碑(如图)。

  老林今年67岁,原是松山镇的一名渔民,来这里做护陵员已经5年了,每天吃住在陵区,365天守护陵园。

  “您一个人在这里会害怕吗?”记者问。

  “不怕,他们都是烈士,守护他们是光荣。”林宝顺介绍,他的两个叔叔都是中共地下党员,经历过解放罗源城的战火,从小就常听他们说红色故事,也陪他们到过陵园缅怀战友,因此,对这片陵园有着特殊的亲近感。

  陵园始建于1958年。通往纪念碑的台阶共83级,分成两段,一段34级,一段49级,以纪念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和1949年罗源解放。

  每天,林宝顺踩着一双黄布鞋,在这83级台阶上下来回,除了上下午各3个小时的保洁工作外,他还要修剪花草,补种树木。

  “这里每一块青石墓碑我都擦过,每一棵松柏我都修剪过。”老林指着台阶旁一排3米高的松柏说,那是他刚来那年种下的。陵区地势高,到了夏季白天,自来水常常不出水,这些小苗没有浇水可活不成,他就每天凌晨3点起床,赶在居民生活用水之前接水浇树。

  林宝顺告诉记者,2013年,罗源县民政局将散葬在各处的烈士墓迁往烈士陵园集中安葬,采用欧式墓碑,四周环以青草,每到春秋季节,他都要剪草三四次。5年来,一天不落,风雨无阻。

  清明在即,各部队、学校及烈士家属等将陆续前来祭扫。林宝顺说,去年最多的一天来了500多人。他得安排各队伍的进场顺序,给没来过的人引路介绍情况,指引献花圈、花篮的人员摆放到合适的地方等。人群散去,往往已是傍晚时分,他还要赶着把陵园好好清扫一番。

  “虽然现在人们的祭扫活动文明了,但我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林宝顺告诉记者,清明期间,做好陵区巡视最重要。接待祭扫队伍时,他需提防在陵区胡写乱刻的行为。有的亲属祭扫会焚香、烧纸,他得反复巡视消除火患。

  “晚上,我就带着手电筒,在陵区走一遍看一遍,才能放心去睡。”林宝顺说,虽然清明节是自己最忙碌的日子,但也是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他守护的是烈士们身后的光荣与宁静。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