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魅力罗源 >> 罗源经济 >> 正文

寿山石“亲戚”罗源石身价倍涨 曾沦为工业原料

http://www.lywxww.com  2013-11-26 08:38:04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几年前,它还是福州某矿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原料,按吨买卖;如今,拳头大小的一块用作雕刻就可以卖个大几百元。它就是寿山石的“亲戚”——罗源县安后村叶蜡石(俗称“罗源石”),由于目前福州寿山石资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作为寿山石延伸矿脉的安后村叶蜡石也跟着身价倍涨。

  20日,记者来到罗源县飞竹镇安后村,只见两座山峰并排而立,其中一座山顶已被削平,山上随处可见被弃置的石头脚料。这就是去年底刚停止开采的安后叶蜡石矿区。今年底,罗源将启动建设寿山石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园区,园区建成后,这里将重新开放,提供石料给入驻创意园区的企业加工。届时,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将在工艺美术大师手中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曾是村民的致富石

  上世纪70年代,人们在安后村发现了叶蜡石矿,并惊喜地确认了它和寿山石的“血缘关系”。1980年,联合国循环基金会委托福建省地矿厅前来勘测后探明,安后村叶蜡石矿储量达1000多万吨,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叶蜡石矿脉。为了合理利用资源,罗源县雕刻厂应运而生。

  雕刻厂用罗源石雕刻成香炉、镇尺等,当时在全省独一无二,出口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产品供不应求。罗源石创作的“九狮鼎炉”还曾获78年全国公益美术“百花奖”。

  因着就地取材的便利,安后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小时候父亲带我采石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浪费。”近50岁的安后村支书林光华说,当初交通不发达,靠肩挑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把石头运到交易地宁德,卖个好价钱。

  林光华从包中掏出块寿山石,并随意拣了块罗源石让记者进行对比。横看竖看,不管从色泽上,还是从质地上,这两块石头都没有什么区别。林光华告诉记者,罗源石质微坚,不透明,多有红、黄、灰等色交错,肌理常含灰色半透明斑块,近似寿山石中的峨嵋石,经油养后,部分肌里会转微透明。

  一度沦为工业原料

  “起初雕刻厂效益很好,罗源石一度成了罗源发展的金名片。”原罗源县雕刻厂厂长刘登秀不无感慨地介绍,“可惜到了上世纪80年代,雕刻厂倒闭,我们没有很好地挖掘叶蜡石作为雕刻石的内在价值,错失了发展机遇。”

  2007年后,沉寂许久的安后村罗源石终于再度被开发使用,却是沦为福州某矿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原料按吨买卖。炸药爆破和机械挖掘的暴力开采方式,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有时村民实在看不下去,就到山上拣些材质比较好的罗源石,拿到福州卖给搞雕刻的人。”林光华说,拳头大小的一块用作雕刻就可以卖个大几百元,当时却按吨计量出售,这一直是当地人心中的痛。

  抢抓机遇重放光芒

  2012年底,经过村民们的多番努力,后山上轰隆的爆破挖掘声终于归于平静,罗源石作为工业原料的命运得以扭转。此外,随着寿山石资源紧缺,安后叶蜡石走俏的呼声渐高。

  “在寿山石资源面临严重枯竭的今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叶蜡石矿的保护与利用,正在抢抓机遇,发挥叶蜡石应有的市场效应和文化品牌价值。”罗源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任黄志胜信心满满地说。

  据黄志胜介绍,目前罗源正在为原雕刻厂的香炉雕刻技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计划投入5000万元,在起步镇建设一个占地26亩的寿山石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园区,通过产业引导人才回流罗源,打造“雕刻艺术之乡”。该项目可望年底启动。

  石头的价值、政府的重视使罗源石的身份日益尊贵,而罗源已成规模的上万人寿山石产业大军,更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促成罗源石品牌的做大做强。据悉,当年的罗源县雕刻厂虽没落了,却培养出大批优秀雕刻人才,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潘泗生、黄丽娟,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建熙、黄忠忠、潘惊石等。一旦创意园区建成,罗源石将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打磨下熠熠生辉。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 通讯员 叶宇楠 洪映 康琳)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