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魅力罗源 >> 畲族风情 >> 正文

畲村劲吹“文化风”

http://www.lywxww.com  2013-10-31 08:58:41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包骞 郑秀杰 陈丹

  洁净平坦的水泥村道,直通村民家门口;一座座砖混新房整洁亮丽;主村道右侧的广场公园,绿色草木令人心怡……25日上午,记者来到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示范点——罗源起步镇庭洋坂新村。

  村支部书记兰水康介绍说,庭洋坂村也是省级造福工程示范点,2009年开始启动建设,去年底刚完成搬迁。

  庭洋坂村是个畲族村落,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近年来,罗源县不断加大对畲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把特色村寨保护、发展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造福搬迁工程建设有机结合。

  兰水康告诉记者,新村整体规划是专门请湖南建筑研究院设计的,整体占地60亩,配套设施完善,水、电、电视等100%进村入户。占地7200平方米的公园是村里的最大亮点,中央的圆形广场是“双凤朝阳”图案,整个公园以此为中心,呈现两只凤凰的造型。在广场旁边,一个高1.2米、宽近30米的大型舞台已经建成。“明年农历三月初三,我们会在这里举办一场盛大的晚会!”兰水康说,公园二期建设很快也将启动,届时舞台两边将立起浮雕墙,全面展现村里的历史沿革。

  记者走进村民兰钦银家时,他正忙着加盖新房。一见记者来,他马上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搬出凳子,和我们聊起了家常。“旧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大伙只能蜗居山里以耕地为生,一年收入仅3000多元。一家四口住在木头房里,孩子每天要走2个多小时到邻村去就学。”提及原来的生活条件,兰钦银直摇头。

  “现在,生活有了大变样。住的是90平方米的套房,宽敞亮堂。村部离县城就10分钟车程,除了管理自家在原村的几亩毛竹,我还经常到县城打些散工,每天至少有上百元的收入。最开心的是,家门口就是广场公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兰钦银笑着说。

  据兰水康透露,村里特别重视异地搬迁之后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老种、中工、青商”的办法,鼓励村民投资兴业,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村种植太子参100亩,部分青年还外出发展食用菌,今年人均纯收入有望提高到8000元。此外,村部正计划投资160万元建设庭洋坂畲族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开设畲家传习所、服饰展示厅、答歌堂等,通过物化畲族传统文化诠释手段,弘扬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