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热点头条 >> 正文

养殖布局不合理售价走低 罗源养殖户抱团寻出路

http://www.lywxww.com  2013-10-21 08:17:09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年初,罗源县警方侦破了一起鲍鱼中介涉嫌以“高价收、低价卖”的方式,卷走养殖户鲍鱼款的诈骗案,涉案金额200多万元。随着案件的侦破,鲍鱼交易市场的一些乱象也浮出了水面。为增强自身力量和保护意识,不少罗源沿海渔村通过成立合作组织抱团取暖寻求突破。连日来,记者深入罗源多个渔村走访了几个渔业合作社和加工厂一探究竟。

  成立合作社找出路

  罗源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全艳芳介绍,长久以来,传统的销售渠道被中介掌控。养殖户们将海产品交给中介以后,既没有合同,也没有预收一部分钱款,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从事中介业务的村民也只是自寻销路。这种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凭的就是信任,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面对近年频发的鱼款被卷案件,以及年初以来市场上贝类、鱼类价格屡跌的状况,罗源沿海乡镇处于亏损状态的养殖户们在努力寻找出路。

  9月初,罗源县碧里乡廪尾村兴旺养殖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由17户养殖户组成,以养殖黄瓜鱼为主,养殖面积200多亩。合作社正积极对外寻找合作对象,引进资金,准备年底建成海产品初期加工生产线。

  “今年的黄瓜鱼市场并不好,成了合作社,多少能帮到大家。”合作社负责人游和兴介绍,原来的散户规模小,技术、采购、融资、销售等都成问题。尤其到黄瓜鱼大量出产或台风等突发状况时,价格往往被中介和收购商一再压低,让养殖户苦不堪言。

  面对困境,养殖户们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寻求突围。他们规范了合作社章程,比如销售与买家一定要签合同以保全自己的利益。通过网络平台,合作社刚成立没几天就有了第一批订单。

  记者了解到,罗源新近涌现的水产品养殖合作社有近10家,基本上是以村为单位。

 

  首尝“抱团”甜头

  碧里乡濂澳村的岭港海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以鲍鱼养殖为主,成立4个月以来,运作运来越好。目前,全村已有59户养殖户“入伙”,总投资近1亿元,养殖规模6万多笼,年产值将达到7000多万元。

  17日,在岭港海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城关办事处,记者看到法人王林典正在办事处办公室电脑前和客户洽谈合作事宜。“这一期的鲍鱼利润要比散户高2%。”王林典告诉我们,鲍鱼价格历经半年多的低迷,近几个月销售价格从春节前的每公斤60多元回升到140多元,“此次通过合作社销售模式卖出3000多万元,利润近1000万元”。

  原来,合作社开设了一个网站,还有专业的业务员,可与收购商直接对接,省去中介费用;统一到漳州进苗、购买饲料,为养殖户降低成本;派养殖能手到福州参加鲍鱼养殖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大家科学养殖;政府还对产品进行认证,鲍鱼质量更受收购商信赖……这些举措,让鲍鱼产、供、销有了良性运作。

  “有了信誉和质量的保障,客户宁愿出高一点价格,找我们合作社买鲍鱼。”王林典高兴地说,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更新养殖技术、完善网站功能,让鲍鱼品牌化,借以扩大市场,引进国外的销售商,带动村里的养殖户尽快富起来。

  当日,记者还到北山村的远盛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这里100多名村民正麻利地开海蛎,丰收现场忙碌而喜悦。

  远盛合作社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 100多名成员立体养殖太平洋牡蛎1000多亩。目前,由于养殖经验丰富,重视科学养殖,不仅产量高,且海蛎销路好,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合作社今年可产太平洋牡蛎500万公斤左右。合作社创建者于子权告诉我们:“海蛎养殖需要大量工人,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

  亟需建立渔业协会

  数据显示,罗源渔业经济以传统海水养殖为主,今年上半年海水养殖近7万吨,产值近12亿元,预计全年产值近30亿元。

  全艳芳告诉记者,近年来罗源湾养殖区域布局规划不强,网箱无序发展,加之品种结构不合理,造成海水养殖布局不合理,海域养殖密度过大,导致品质下降。

  渔业合作社的成立,对于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问题还是有所帮助的,但合作社的突围方式能不能走远还是未知数。在业界看来,他们更期待能有一个渔业协会来保障利益。

  罗源长盛水产发展公司的法人黄新光认为,罗源渔业企业和养殖户要真正避免损害行业利益、盲目竞争,应该成立渔业协会来规范行业行为。“通过渔业组织加强对外友好往来,进一步开展合作,调解贸易、海事纠纷,协调事故处理,可带动当地海洋渔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推进罗源渔业产业化进程,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黄新光说。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 通讯员 刘其燚 陈雁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