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莱恩:不止是“甘道夫”和“万磁王”
http://www.lywxww.com 2016-06-12 08:48:40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作为上海电影节开幕式最重要的外国嘉宾,伊恩·麦克莱恩爵士近日频频成为微博焦点,早前他抵达北京在颐和园、故宫、天坛等景点游玩,就被不少网友们捕获“野生万磁王”,还被笑是“面对土木结构无法下手的寂寞老万”,上影节开幕前夜,也有网友激动晒照“外滩偶遇甘道夫”,这位77岁的英国演员,在中国影迷中的人气可见一斑。
其实伊恩爷爷此次到中国,带来的并非观众们最为熟悉的电影大片,而是20年前的一部根据莎士比亚剧作改编的电影《理查三世》,并为上海电影节“莎翁影史”单元揭幕,虽然“甘道夫”和“万磁王”的身份人尽皆知,但“莎剧演员”对伊恩来说才是更为重要的一个身份,不妨借着这个机会,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为数不多在世的能称得上“伟大”的英国演员吧。专题撰文 黄文浩
“卷福”、“抖森”的前辈:名校出身与剧场磨炼
近年不少英国舞台剧演员凭借出演影视剧而大红大紫,进而进军好莱坞出演大片为全球观众所知,如“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等都是如此,而伊恩·麦克莱恩无疑是他们的老前辈,名校出身、剧场磨炼,都是他们简历上的必备路线。
靠演莎剧进了剑桥大学
麦克莱恩在出演好莱坞卖座电影之前,已经是一名成功的戏剧演员。出生于1939年的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受到家人爱好的影响而接触戏剧,并很快将对戏剧的热爱发展为表演的动力。
跟其他同时代的演员一样,他进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靠着一段《亨利五世》的表演,他被剑桥大学录取,并在这里遇见了很多痴迷戏剧的同类,包括彼得·库克、大卫·福斯特、德里克·雅克比等,后来他们都成为戏剧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伊恩最早的登台并非是在戏剧中心伦敦,他辗转考文垂、诺丁汉等地的剧场,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直到参演弗兰克·邓禄普的剧作打响名气后,他来到了伦敦,加入了劳伦斯·奥利弗执掌的英国国家剧院。此后他参演了多部高质量戏剧,包括莎剧《理查二世》和《哈姆雷特》、阿诺德·威斯克的《万物碎片》、汤姆·斯托帕德的《神探胡德》等。
戏剧转电视,很多年才搞懂
他的电视处子秀是在1964年,不过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触电”体验,伊恩却说“根本不知道当时自己在演什么”,“我不知道自己该干吗。观众在哪里?你不需要大声念台词,我整个人不知所措,我花了很多年才弄清楚这些”。
但他最终将自己在镜头前演技锤炼得足够精湛,1982年他出演了斯蒂芬·弗雷斯导演的电视电影《沃尔特》,麦克莱恩说自己的姐姐不喜欢他在里面的表演,因为他“看起来特别不高兴”,但是劳伦斯·奥利弗却打电话来称赞他,“这是我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最精彩的表演”。他还和朱迪·丹奇共同出演了崔佛·纳恩的电视版《麦克白》,伊恩认为这是莎翁作品电视改编中最出色的一次。
早期主演电影《爱的传教士》
克里斯托弗·迈尔斯执导的传记片《爱的传教士》是他早期主演的电影,他在片中饰演饱受争议的英国作家D·H·劳伦斯,跟他合作的是性感女神艾娃·加德纳。
他们在墨西哥中部小镇瓦哈卡拍摄,剧组住在当地的酒店里,伊恩回忆说:“艾娃·加德纳穿着一件绿色的连体泳装向我游过来,她抬头跟我打招呼,‘嗨!伊恩’,如果换成其他的年轻男演员,可能会想要跟她上床或是做点什么,但对我来说我只是挺得意,‘看啊,我和艾娃·加德纳一起演戏呢’。”
不断适应新表演:曾被绿幕拍摄“逼哭”
1988年宣布出柜
早在1988年,麦克莱恩便做出了一个即便在当今也会被视为可能影响演艺事业的决定——出柜。但令人惊奇的是,公开性取向并没有阻碍他的发展,反而给了他更多自信。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众神与野兽》中,他出演了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威尔,这位创造影史经典惊悚角色“科学怪人”的导演曾是那个年代最高薪酬的导演,同时也是一名公开的同性恋。
1995年,他重拍了充满争议的改编版莎剧《理查三世》,这个版本由他自己编剧,将背景设定于上世纪30年代,虚构了一个英国独裁者的故事,影射出那个年代贵族阶级中隐藏的法西斯主义倾向。
他这样赢得了万磁王角色
当时还是青年导演的布莱恩·辛格,正是在看了《理查三世》后,邀请伊恩在《纳粹追凶》中饰演一个曾经在二战时期犯下累累罪行的前纳粹军官。正是这次合作,促成了这位花甲之年的莎剧演员接下来在辛格的《X战警》里摇身一变,成为动作片主角,重塑了经典的“万磁王”形象。
接下来,在彼得·杰克逊的邀请下,他又成为现代银幕上最受尊敬的巫师,出演了《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三部曲。
但在此之前,伊恩甚至不知道甘道夫是谁,但他发现,“我跟艾伦·李和约翰·霍华德的插画人物长得很像,角色的声音则是听托尔金的录音学来的,我只要照着他写的台词念出来就好了,实在很难出什么差错”。
这种表演让“我难受得哭起来”
从传统舞台到成为好莱坞奇幻大片中的人物,伊恩不断适应着表演方式的改变,《霍比特人》有一段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花絮:由于甘道夫在电影里必须看起来比霍比特人和矮人高很多,实际拍摄时,伊恩必须在一个单独的地方面对绿幕独自完成表演,之后再在后期制作中将他加到有其他人的场景中去。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样。我可以看到贴着角色脸孔的杆子,当角色说话的时候,上面的灯会亮起来,以便我知道是谁在说话,声音会从耳机里传来,我再根据这些做出回应。我难受得哭了起来,因为这不是我选择做这行的原因,我离开家大老远的不是为了来做这个。但是做演员要敬业,我只能安慰自己,现在他们就是这样拍电影的,你不是真的在跟其他演员一起演戏,只是看起来像在一起表演,但表演依然通过这些技艺存在于其中。”
希望戏剧一直能存在下去
虽然成功闯入好莱坞,但他并没有忘记英国舞台,对他来说,因为有些事情是在洛杉矶或者纽约都无法做到的,近年来,他又在英国舞台上出演了莎剧《李尔王》、新版《等待戈多》等剧,“如果其他的都行不通,我们总是可以回到戏剧,这就是我经常会做的事情。我希望戏剧一直能够存在下去,因为这里有演员和观众在一起建立的真实感,没有太多工业技术的成分,人和人之间非常接近,在一起补全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