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邦纳首发有深意 波帅更重视维斯而非阿杜
http://www.lywxww.com 2014-05-30 15:07:47 来源:网易体育 【字号 大 中 小】
众所周知,邦纳大神主要的存在意义,是他的投石机式三分球,仅此而已。当他整场投不进球时,马刺怎么还能赢球呢?
马刺与雷霆前四战,可以简单概括为:前两场伊巴卡休战,马刺2比0;后两场伊巴卡复出,雷霆扳平。不言自明:伊巴卡的存在,令雷霆脱胎换骨。防守端,伊巴卡屏蔽禁区,而且让雷霆可以大胆赌博抢断+推反击,反正禁区有伊巴卡补台;进攻端,伊巴卡的中投为科里森、帕金斯和亚当斯所无,就这点威胁,让马刺捉襟见肘。
但雷霆其实还有一处调整:第三、四场,雷吉-杰克逊代替索夫罗萨首发了。
实际上,这不是雷霆第一次按下瑞士人了。
首轮对灰熊前五场,雷霆2比3落后;第六场,布鲁克斯教练按下瑞士人,派出巴特勒首发。巴特勒论防守、论快下、论跑跳,都不及瑞士人长臂善动,但他有稳定的投篮,仅凭这一点,雷霆进攻全开。
说到底:多一个进攻点,多拉开一点空间,雷霆那两大王牌才能打得舒展自如,连单挑带突破顺便造罚球,都容易得多。
对马刺,亦然。系列赛前两场,马刺对索夫罗萨的态度是放任不管,压缩强侧,控制雷霆的进攻。一旦球转移到索夫罗萨手里,马刺就果断扑他的定点三分;至于索夫罗萨低头运球突破,马刺不怕:知道他一来三分出手不快,二来进了三分线就没能为。索夫罗萨这点瘫痪,科里森又没有伊巴卡的中投,帕金斯又出了名的没射程,所以马刺可以轻松面对杜兰特+威斯布鲁克了。
所以第三、四场,伊巴卡复出、杰克逊首发,是让雷霆多了两台攻击火炮。虽然因此之故,没有瑞士人的牵绊,吉诺比利第三场取下23分,但雷霆的整体进攻开了火。提速反击,多点进攻,加上雷霆造罚球一吹一个准,马刺就没头绪了。
哪位问了:
其实进攻端论牵绊,帕金斯比索夫罗萨还累赘,为什么他总还呆在雷霆首发?实际上,雷霆对灰熊系列赛,也多次心痒,想试着把帕金斯拿下去算了,但帕金斯一下场,兰多夫或加索尔立刻发威,雷霆虽然也尝试过用杜兰特守加索尔,到底不能常使;对马刺系列赛,帕金斯还能牵制一下邓肯。反过来,对快船系列赛,雷霆就敢大胆用小个阵容:毕竟小乔丹没什么单打能力,用杜兰特充当小个阵容内线,也能撑他一下了。
于是,回到马刺对雷霆第五场。
邦纳首发,只是个象征意思。波波维奇背后的台词是:
我们弃用斯普利特,放弃传统二内三外的套路,用广域阵容跟雷霆打——全场跟你摆一大四小!
于是马刺这么布阵:
用邦纳/迪奥控制伊巴卡的中距离;邓肯控制禁区(30分钟内10个后场篮板);其他人各司其职;进攻端,帕克负责追身中投,吉诺比利负责阵地战组织,而拉开空间后,莱纳德更多内切禁区袭击篮筐。
这是放弃半场拉锯,跟雷霆拼往返的意思。
比赛真正的决定性时刻,是第二节后半段到第三节中,双方由僵持到马刺拉开二位数分差,此后再无悬念。而这期间,马刺有三个细节,打得非常果断:
其一,帕克的半场追身中投,极其坚决,根本不考虑放慢。
其二,吉诺比利大开大合的转移球和突破上篮——如果说他首节那些三分球是悬持着分差,那之后便是靠传球策动马刺的攻势。
其三,就是波波维奇第三节大胆派迪奥首发。
这里的问题是:波波维奇所以会让邦纳首发,是不想破坏球队轮换时间结构。但第三节邦纳直接推上首发,意味着波波维奇不想松劲,提前在第三节决胜负——然后,他赌赢了。马刺第三节就完全解决战斗,剩下的就是休息。
最后一个细节。
虽然吉诺比利和格林无法完全限制杜兰特,但马刺还是大胆用莱纳德始终控制威少爷。这意思也明白得很:杜兰特可以得分(实际上他21投11中),但莱纳德要限制威少爷的出球和推进。这是从源头就断灭雷霆的进攻火焰。杜兰特依然是这个系列赛最好的单打得分手,但波波维奇在意的,还是大势浪潮。
于是就这样:布鲁克斯出了一步,赢了主场,波波维奇应了一步,取下天王山。雷霆还剩一个主场,等布鲁克斯下他的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