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全力抓捕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疑凶 18岁嫌疑人自首
http://www.lywxww.com 2015-01-09 08:12:12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法国司法部门消息人士8日说,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恐怖袭击案两名嫌疑人当天上午在法国北部被发现。警方目前仍在搜捕这两人。之前,3名嫌疑人中最年轻的一人已向警方自首。
当天早些时候,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说,警方正在调查这起恐袭案,目前已拘留7人。
法国8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并降半旗3天,悼念袭击事件的遇害者。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纷纷谴责这一恐怖主义行径,欧洲议会宣布将为遇害者默哀一分钟。
在袭击中幸存的编辑告诉法新社记者,这起事件不会影响杂志原定出版计划,《沙尔利周刊》下周三将如期与读者见面。
在逃嫌犯与极端组织有牵连
据法国媒体报道,被羁押的7人和警方已确定的3名恐怖袭击嫌疑人来往密切,正接受警方审讯。截至记者发稿时,3名嫌疑人中最年轻的一人已向警方自首,其他两人仍然在逃。
据报道,自首嫌犯哈米德·穆拉德年仅18岁,涉嫌向另外两名嫌犯提供帮助。他于当地时间7日23时许,在社交网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广泛谈及后,在东北部香槟-阿登大区的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向警方自首。在逃的两名嫌犯是兄弟,分别是34岁的赛义德·库阿希和32岁的谢里夫·库阿希,两人均出生于巴黎,拥有法国国籍,均与极端组织有牵连。
警方一名消息人士透露,一名嫌疑人将身份证落在逃跑用的车内,警方由此确定其身份。
警方公布了两名在逃嫌犯的照片,发动民众提供线索。
了解案件调查的消息人士说,目击者8日上午在法国北部看到《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恐怖袭击案两名嫌疑人,两人均持有武器。
根据这名消息人士的说法,两名嫌疑人在法国北部埃纳省维莱科特雷一处加油站附近被发现。一名加油站经理认出参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恐怖袭击的两名男子。
计划周密有别于“独狼式”袭击
法国当地媒体报道,谢里夫·库阿希此前已有案底。他曾被指控与一家涉恐企业存在联系并触犯刑法,于2008年被判处18个月监禁。他还曾经计划前往伊拉克加入极端组织,但在临行前被捕。
法国警方一名官员说,这3名嫌疑人与也门一个恐怖组织存在联系。而此前,有事件目击者说,其中一名嫌疑人在作案逃离时曾宣称效忠于也门的“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多次威胁对法国发动袭击,以报复法国在伊拉克和非洲打击极端武装人员的行动。
一些专家警告说,从整个作案手法判断,这3名嫌疑人显然经过专门训练,事先有着周密计划,这与此前发生的“独狼式”恐怖袭击存在很大区别。
CNN恐怖主义分析人员保罗·克鲁克香克认为,目前,还不能确定这3名嫌疑人系独自作案,可能存在其他帮凶。
“我是沙尔利”运动席卷欧洲
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沙尔利周刊》总部7日遭武装分子袭击致多人死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多地传出哀悼、气愤和反抗的声音,人们手举写有“Je Suis Charlie”、即“我是沙尔利”的标语,以示愤慨。
据美联社报道,《沙尔利周刊》总部遇袭后不久,许多巴黎人涌向共和国广场,悼念遇难的漫画工作者。示威者中不乏新闻从业者,但大多数人与这一行业无关。大家挥舞着纸、笔,表达对《沙尔利周刊》的支持。
7日,法国城市尼斯、马赛、雷恩也出现了有数千人参加的集会。法国以外,在英国伦敦、德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比利时布鲁塞尔等多座城市,许多人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哀悼遇难者。
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大约1000人聚在一起表达同情与愤慨;在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法国大使馆门前,大约100人献上了鲜花和蜡烛。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数百人7日聚集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有人高唱法国国歌《马赛曲》,还有人举着笔和笔记本,共同抗议恐怖分子的暴行。38岁的伦敦建筑师迪恩·斯托克告诉《每日邮报》记者:“我来这里是为了显示团结,我为今天的事感到难过,新闻自由非常重要。”
在各大社交网站上,一场名为“我是沙尔利” 的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每日邮报》报道,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大约5个小时后,在微博客网站“推特”上,就有超过25万人次关注并转发了“我是沙尔利”的帖子。
照常出版证明“愚蠢不会胜利”
虽然《沙尔利周刊》遭恐怖袭击,但这家杂志编辑说,袭击不会影响出版计划,《沙尔利周刊》下周三将如期与读者见面。
在恐袭中幸存的编辑帕特里克·佩卢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幸免于难的编辑们将很快碰面,商讨新一期杂志出版事宜,以证明“愚蠢不会胜利”。
佩卢说:“这非常艰难,我们都极其痛苦,充满恐惧。但无论如何,我们要证明愚蠢不会胜利。”
还原现场
冷血屠杀
目标明确
袭击发生后,媒体通过警方和目击者的描述大致还原了袭击现场。
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7日11时20分左右,两名身着特种部队式服装的蒙面袭击者手持自动步枪,闯入了巴黎第十一区尼古拉斯—阿佩尔街6号,并大喊:“这里是《沙尔利周刊》杂志社吗?”
事实上,这里只是《沙尔利周刊》存放档案的地方,而不是办公区。在意识到找错地址后,两人迅速离开,走到旁边的尼古拉斯—阿佩尔街10号,即《沙尔利周刊》杂志社的办公区域。随即,枪声打破了巴黎街头的平静。
杂志社一名接待人员最先被打死。两名袭击者随后来到二楼,闯入会议室。当时,杂志社的编辑和漫画家正在举行编务会。一名警官、一名访客以及8名杂志社工作人员和编辑中枪身亡,其中包括杂志主编、绰号“沙布”的知名漫画家斯特凡纳·沙博尼耶。
“两人开枪,冷酷地杀死了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包括一名负责保护‘沙布’的警官,这名警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法国警方一名消息人士说。
警方工会发言人克里斯托弗·克雷潘说,袭击者有着明确的袭击目标,“直接对准‘沙布’及其警方安保人员,立即把两人杀死,再向其他人开枪”。
只有一人躲在桌子下,侥幸逃生。
艺术家科琳娜·雷伊接受法国《人道报》电话采访时承认,自己和女儿遭到袭击者“残忍的威胁”,输入密码打开了杂志社大楼的门禁。她说,两名袭击者法语流利,声称来自“基地”组织。
11时30分左右,警方接到报警,出动警力赶往现场。然而,根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片段,袭击者行凶后似乎并不急于逃走。按法新社的说法,袭击者在袭击过程中展现出的冷静令人“不寒而栗”。
离开杂志社后,袭击者向经过的巡逻警察车辆开火。视频片段中,两人看上去十分随意地在马路上寻找是否还有袭击目标,随后走向一名受伤倒地的警官。一名歹徒喊道:“你竟然想杀死我!”然后开枪将这名警官打死。
目击者说,袭击者精准的枪法显示,他们经过严格训练,杀过人。
杀死警察后,两人四处看了一眼,走向事先准备好的逃离车辆。走向副驾驶一侧的袭击者在上车前一度停下,捡起一件似乎是枪的物体扔进车里。袭击者驾车逃离,但在逃离过程中与一辆车发生碰撞,致使该车的司机受伤。
袭击者继续逃离,但因车辆受损不得不劫持另一辆车,向巴黎北部方向逃走。
揭秘
处置袭击案的“黑豹突击队”
为抓捕7日在巴黎发动血腥袭击的3名嫌疑人,法国不仅出动上千名警察和宪兵,还特别派出一支神秘的反恐特种部队——“黑豹突击队”,他们将发挥特殊作用。
人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他们身着黑衣,头盔遮面,手持各式武器,杀气中透着帅酷。那么,这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究竟是怎样的武装精英呢?
据法国内政部官方网站介绍,“黑豹突击队”隶属于法国内政部,成立于1985年,全称是研究、协助、干预和震慑部队。该部队职责重大,主要职能包括:解决危及社会秩序的重大和复杂危机,如恐怖主义袭击,劫持人质(这次黑豹突击队第一时间处置事件); 保卫法国外交机构以及在危险地区工作的大使(也就是说,如果你去法国驻华使馆办签证就有可能看到他们);在部分活动中协助保护政要等任务(兼职的高层领导保镖!)。由于“黑豹突击队”承担这么多重大任务,所以他们的口号是——“守护,永不失误”。
“黑豹突击队”的队徽是一只双目炯炯有神、随时可能从盘踞中一跃而起的黑豹。据说,这支部队之所以选择黑豹作为自己的图腾,是因为他们的理念就是:要像黑豹一样,静静地接近对手,然后发出致命一击。“黑豹突击队”成立以后,一直是法国反恐的中坚力量,多个成功案例被媒体津津乐道,比如名噪一时的讷伊解救人质案。
短评
这不是一起
漫画引发的血案
过去,不论西班牙马德里恐袭案还是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恐怖分子多少还有些“地下活动”的意识,大多是偷偷摸摸安装爆炸装置,然后遮遮掩掩地引爆,事后也多半会声明是其所为。
但在巴黎恐袭案中,凶手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张胆,残忍血腥,且案发至今,没有任何极端组织声称是其所为。这一切,使巴黎恐袭案难以避免地带给西方和世界巨大震动。
有人说,这家杂志屡次刊登取笑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因此招祸,甚至津津有味地讨论究竟是哪一幅漫画造成祸端。是的,这家杂志的漫画经常引发争议与和平抗议,周刊负责人甚至因此被告上过法庭。但是,要记住,这些回应都是和平进行的。用恐怖袭击的方式加以报复,情无可原,罪无可恕。
我们最好能记得,7日遇害的杂志主编夏尔伯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漫画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宗教学者也都知道,世界主要宗教中,没有任何一种会鼓励或赞成信徒以随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暴戾方式对待各种“冒犯”。血案发生后,伊斯兰世界和欧洲穆斯林领袖纷纷发声,一致强烈谴责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即是明证。
我们最好也能记得,不论发生在世界什么地方,绝大多数恐怖袭击事件中,受害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来没有“冒犯”过谁。他们只是过着自己的家常日子,却在超市,在火车站,在酒吧,在某一正常生活着的时刻,遭遇飞来横祸。这充分说明,恐怖主义是所有人的危险,再安分守己也未必能够躲得过。
把血案祸源指向这家讽刺杂志本身,实际上正中巴黎血案凶手下怀。正如英国《卫报》专栏作者西蒙·詹金斯所指出,恐怖分子实施此次袭击的目的就是要恐吓民众,进而阻止对极端势力的持续批评,同时使得被袭击国家陷入“疑惧”状态,变得狭隘。
巴黎恐袭案不是一起漫画引发的血案,而是极端暴力思想引发的血案。不能清楚认识这一点,就会错失问题的焦点,甚至可能使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行动出现偏差。
链接
法国发生多起袭击事件
在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总部7日遭恐怖袭击后,从7日晚到8日凌晨,法国不同地方发生袭击事件。
法国首都巴黎8日发生一起枪击案,开枪者手持自动步枪,穿着防弹背心,率先向警察开枪,造成一名女警察死亡和一名道路养护人员重伤。警方已经抓捕了一名犯罪嫌疑人。
据法国媒体报道,在法国南部的拉努韦勒港地区,一个穆斯林礼拜堂7日晚遭到枪击,当时礼拜堂内没有人。在巴黎以西的勒芒市,8日凌晨有人向一所清真寺投掷手榴弹,此外清真寺的一扇窗户上发现弹孔。两起事件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8日早晨,法国东部罗讷省索恩河畔自由城一所清真寺附近的一家餐馆发生爆炸,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尚不清楚这几起事件是否与巴黎漫画周刊杂志社遇袭有关。
索恩河畔自由城的市长贝尔纳·佩吕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认为该市餐馆爆炸“很可能”与7日的杂志社恐怖袭击案有关。他说,目前动荡不安的治安形势令人担忧。餐馆所在的街区目前已被警方封锁。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