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道主义筹款很不容易
http://www.lywxww.com 2014-11-12 08:06:27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瓦莱丽·阿莫斯自2010年7月9日就任以来,主管全球人道主义事务和全球紧急事务协调等相关工作。阿莫斯女士1954年出生于圭亚那,后移民英国。她长期致力于人权、社会公正与公平的倡导和推广,曾担任过英国内阁国际开发事务国务大臣、上议院领袖,并是英国上议院首位黑人女性。今年10月末,阿莫斯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谈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思路、联合国在筹款问题上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出的特殊贡献。
埃博拉疫情肆虐、“伊斯兰国”作乱、中东和非洲多国武装冲突持续……让2014年成了全球人道主义灾难的“多事之秋”。联合国作为拥有193个成员国的国际组织,能运作的资源在应对复杂局面时常显得捉襟见肘。那么,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如何制订一项援助计划?阿莫斯介绍说,“我们的派驻人员到达灾难现场,与当地的红十字会等组织合作共同调查确认救援事项及规模,比如水和食物的需求情况,需要什么类型的医疗救助,是否有安全保障需求等。”
阿莫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联合国人道主义调查员和受灾国先在国家层面制订援助计划,列出哪些领域有哪些需求,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多少资金,然后由联合国进行筹款。
但联合国面临的“筹款难”,也让一些关键的人道行动变得力不从心。阿莫斯坦言:“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筹集到一项援助计划所需要的全部资金。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在一些灾难地区展开行动,或者是针对一些灾民食物配给减量。”她举的最新案例是,近段时期利比亚国内持续暴力带来人道主义灾难,“他们申请了一笔数目不大的援助资金,但这笔钱没能筹上来”。
针对“中国会不会是联合国主要筹款对象”的问题,阿莫斯说,她此次中国之行的首要任务不包含筹款。阿莫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3年前来过中国,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事务的诸多重要领域是联合国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与中国相关机构及高级别官员保持定期联系。”她认为,地缘冲突往往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重要角色不只在于投出解决地缘冲突事件中的关键一票,更在于中国通过双边合作及多边机制等平台,以钱、物、人员、技术等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人道主义事务,比如抗击埃博拉疫情和索马里人道主义救援。
今年7月,阿莫斯曾在新加坡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人道主义事务重点应“从救援转向预防”。如何解释灾难的预防?阿莫斯举例说,菲律宾年均遭遇22次台风,孟加拉国每年都发水灾,如果能协助这些国家对威胁来临的日期和规模进行预警,不仅能拯救许多生命,还能降低灾后整体的救援成本。“印尼发生大海啸时,当地人没有接到预警或对海啸灾难没有正确认识,甚至会跑向大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如果建立起基于当地社区的有效灾难预警系统,就能减少人员伤亡。过去东非每十年出现一次严重干旱,现在灾害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尝试在那里编织安全网络,让当地人有能力在更短时间内完成重建。”阿莫斯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多灾国家,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减灾救灾经验和专长,这些经验和能力可以和世界更多国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