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罗源起步重灾区紧急招募志愿者

青年“红马甲”,我们一直在行动

http://www.lywxww.com  2015-08-13 09:27:04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罗源湾新闻网讯(尤晨楠 刘其燚 文/摄)13日,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罗源县“秀珍菇之乡”起步镇灾后重建活动仍在继续。在该镇洋北村,泥泞不堪的黄土小路,昏暗潮湿的菇房里,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青年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搬运着散落一地的菌包。他们是来自于罗源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年志愿者们。

  “苏迪罗”台风的肆虐,对罗源县的经济造成巨大打击,众多菌菇企业和种植户损失惨重。在起步镇的洋北村,记者看到原本整齐干净的菇房如今已是一片狼藉、满目苍夷:大批的菌包散落一地,菌包中的木屑漂浮在浑浊的泥水中,存放菌包的菇架也被吹得东倒西歪。 “菌包都烂在水里了,有7成都不能用。”一位菇农手捧着已被泥水泡胀的菌包心痛地说。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此次灾后重建,罗源县组织官兵、各部门及社会人士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菇农恢复生产。从10日开始,由团县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队,一行50多人,奔赴起步镇洋北村、上长治村等四大重灾区开展菌包抢救行动。

  “我们这次是响应团县委的号召,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的积极宣传,共招募到200多名志愿者,分赴灾区,帮助菇农恢复生产,主要是清理菇房淤泥、扶菇上架、搬运菌包。”罗源团县委副书记陈魁辉向我们介绍说。

  本次洋北村灾后帮扶行动中,共成功整理上架10多万菌包。志愿者们在菇房里挥汗如雨。男生们脚踩污泥,弯下腰,双手深入泥水中,艰难地将浸泡已久的菌包捡起,仔细地把他们整齐码好,放在运输车上。女生们把菇架扶正,小心翼翼地拂拭去菌包上沾上的泥土,将它们置于菇架上。洋北村的菇房里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

  经过志愿者们4日来的辛勤工作,菇房已焕然一新,整齐堆叠的菌包、破损的菇篷也已修补完毕。“谢谢志愿者们的帮忙,没有他们,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够恢复生产。”一名菇农黄大伯动情地说。

  起步镇的灾情,深深牵动着万千罗川青年的心绪。在志愿者的队伍里,有刚刚毕业的学生、有勤勤恳恳的年轻教师、有兢兢业业的机关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当代青年的准则,彰显了新青年乐于助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作为一名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他们,风华正茂,意气勃发,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来自福州民族中学的陈凤老师,当她在微信群里得知志愿者招募的信息时,她放弃了悠闲的暑假时间,毅然决然地来到起步镇洋北村,与志愿者们一起清理菇房淤泥、整理菌包。在菇房里,陈凤抹了一把汗水,面带微笑地说,“能够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很累,但是我也很快乐!”

  刚刚高三毕业的朱心怡戴着口罩,穿着雨靴,正在认真上架菌包。她告诉笔者,之前她老家受到“龙王”台风的影响,损失惨重,这次看到电视里的灾情报道,深有感触,正好志愿者协会在招募志愿者,于是我就报名了。”

  来自县烟草专卖局的许智华等三名同志,专程请假来参与洋北村抢救菌包行动。

  虽然目前灾后重建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由于这次受灾严重,菌包又必须及时转移和处理,亟需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众志成城凝一心,抗灾救灾现真情,笔者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积极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投身于灾后重建工作中。

  联系电话:团县委办公室 0591-26831024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