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罗源古稀弹棉匠欲振兴弹棉业

http://www.lywxww.com  2015-01-30 09:21:06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弹到落花流水处 满身风雪不知寒

  ■记者黄洋通讯员洪映谢闽星

  年关将近,从罗源湾吹来的海风一日冷过一日,罗源城关溪尾街弹棉匠周振武的店里热腾了起来,一早就有许多客人来定做或翻弹棉被。老周把每床被子的尺寸、棉重及顾客姓名记在一张布条上,转眼间门口挂绳上就夹了十多张。看见布条在风里随风飘动,这个年逾古稀的老匠人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

  周振武是罗源起步镇过桥村人,他家的弹棉往事可追溯到清末。当年,他的高祖父在起步镇开了第一家弹棉店,雇佣了长乐弹棉匠,新奇的技艺在小镇上风云一时。到了老周手中,已是第四代。从1965年学成出师,老周在漫漫飘飞的棉絮下忙碌了大半辈子,练就了一手行云流水般的弹棉绝活。

  “南山来了一戏班,搭台连唱戏,头出吕洞宾背剑,二出姜太公钓鱼,三出吕四娘推磨。”这是弹棉业最风光时广为流传的“谜语”——“三出戏”指的是弹棉过程中的“弹花”“拉线”“压板”三道工序。老周说,如今只有“拉线”还坚持手工操作。

  记者亲眼目睹了老周表演的“姜太公钓鱼”绝活:只见他把一轴棉絮从弹花机缓缓取下,小心翼翼地铺在工作台上,再取轴、铺棉……十多轴棉絮层层叠起。随后,一支鱼竿似的牵纱篾应时而出,老周变身“姜太公”,他迅速穿针引线,手提牵纱篾一递一收,红色纱线在棉被两端飞快游走,不一会,棉絮就包上一层红色的网。

  正聊得欢时,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人挑着两床旧棉被大步流星迈进店里,要老周翻新做成一床。这个来自白塔乡凤坂镇的郑师傅低声说,来回一趟车费就要几十元,他想下午就来取。犹豫了片刻,周振武还是一口答应了。

  待顾客走远,老周告诉记者,翻弹黑心棉时,店里经常是乌烟瘴气,气味难闻,但他却格外用心,因为这种客人一般都比较困难,“尽量弹好吧,争取让他们能多用上几年。”

  同新棉旧絮打了一辈子交道,令老周最揪心的是,年过古稀却没有一个徒弟。“眼下爱盖棉被的人不少,想学弹棉花的几乎没有。”周振武眉头紧锁,幽幽叹了口气,“眼下年轻人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没人看得上这手艺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收得一个徒弟,传承这门绝技。”

  看老周要忙于给郑师傅赶工,记者起身告辞。离开时,记者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老周稳稳坐在店门前的凳子上,熟练地操起剪刀,麻利地剪开有点发黑的旧棉絮。冬日的阳光从他身后斜射下来,屋子里半明半暗,棉絮满屋飞舞,尘埃未定。

  “棉花街里白漫漫,谁把孤弦竟日弹;弹到落花流水处,满身风雪不知寒。”看待眼前景象,记者脑海里猛然冒出这首诗,也许用来形容眼前这个安详专注的老人恰如其分吧。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