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罗源联社:敬农深处见肝胆

http://www.lywxww.com  2014-12-22 14:59:41   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字号

  放眼望去,两岸峰峦垒障,广阔的罗源湾海面上,星罗棋布飘浮着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网箱,连成一片宛若漂浮在海上的村落。来到罗源湾口壁里乡濂澳村,全国有名的鲍鱼养殖基地,村里除了外出打工的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养鲍鱼,他们勤劳朴实、辛勤耕耘,这些年下来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十几年前他们还只是在海边种养紫菜、海带。“今天村里能够形成这样的鲍鱼养殖规模离不开信用社的支持,我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村里的致富能手周财申说,他是村里最早一批引进鲍鱼养殖的,从最早的3000元贷款到今天的20万贷款,在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帮助下,周财申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不断增加,如今他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四五十万元。

  一个800多户的村庄,400多户有贷款,贷款余额达到了2449万,可以说濂澳村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始终坚持‘小额、分散、流动’原则,将信贷重点投放到‘三农’,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更好的农村金融服务。”罗源联社理事长陈豪表示,目前该联社已经为当地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户提供有效的支农贷款,贷款户均余额不到8万元,普惠金融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陈豪说,罗源联社紧随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以践行服务“三农”为使命,胆大心细勇于创新,开展机制转换工作,亮剑支农支小,尽显“精、优、细、便、实”,在敬农深处见肝胆,筑建与“农”共赢发展新天地。

  精准管理

  有效提高支农管理水平

  “精益求精,从严管理”,罗源联社凭着农信人与农肝胆的赤诚,优化管理为“三农”,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人事管理、信贷管理和营销管理的转型提质,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管理水平。

  “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罗源联社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开展人员“三定”工作,制定中层竞聘、员工双向选择和富余人员分流等方案,发挥“末位淘汰”制度的“鲶鱼效应”,激发中层队伍向上拼业绩的活力;让中层干部与员工进行双向选择,从人员“重组”上激发团队活力,实现了罗源联社队伍建设及人事管理的转型提质。“好船还需配好帆”,罗源联社不断完善新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以“按件考核”为主,体现“多劳多得”的考核新方案,让奖励“看得见”、“摸得着”,用“真金白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了罗源联社激励机制的转型提质。

  为发挥信贷资金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罗源联社以推进贷款精细化管理、实现信贷管理转型提质为目标,积极应对县域经济转型、金融业同质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式,以“三个完善”为目标,寻求信贷资金高效、安全、规范运转的切入点,完善信贷业务审批流程再造,办贷提速增效;完善支持实体经济模式,成立小微企业中心,纵深扶持实体经济;完善信贷管理制度,规范信管系统操作、合同使用和填写,简化贷款手续,释放客户经理时间。

  罗源联社历来坚持将信贷重点投放“三农”,始终坚持“小额、分散、流动”原则,正是由于经营方向“不偏不倚”,罗源联社在宏观经济环境下行的压力下,仍然把不良贷款控制在1%以内,在近十年未核销剥离一笔不良贷款的情况下,不良率按升序排名稳居福建省前十名内。

  精细支农

  着力构建支农惠民体系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罗源联社凭着农信人与农肝胆的赤诚,细分产品为“三农”,摸索普惠金融新模式,突出特色,强化品牌,逐步建立起惠及多方需求的支农惠民体系,在“新”、“专”“特”三个字上做文章。

  “新”产品打造支农支小“利器”。为解决种养殖户生产周期长短不一致的特点,解决传统贷款产品无法契合农户融资周期的瓶颈。罗源信用社大胆创新思路,与县委农办联名推出福建第一款普惠金融联名IC卡,用于满足“三农”融资需求,并命名为“富农卡”。“富农卡”具有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最高授信达5万元(含),期限最长达3年,随贷随用,按天计费,按月收费,在有效期内额度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专”业化产品满足多层次需求。罗源联社继推出普惠金融“富农卡”之后,又针对不同群体人员的消费需求,一方面,推出针对罗源本辖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消费需求,给予持卡人一定综合信用额度、可在综合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普惠金融“兴隆卡”。另一方面,推出针对本辖区在编公职人员消费需求,给予持卡人一定综合信用额度、可在综合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普惠金融“如意卡”。

  “特”色产品支持多元化经营。罗源县依山靠海,农户生产形式丰富,罗源联社瞄准当地市场,注入信贷资金,推出针对农户本人及其家庭从事种养殖的专项贷款“绿业贷”和“渔快贷”。在满足广大农户生产资金需求的同时,罗源联社创新金融产品,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巾帼创业园等新型农户经营模式,特别推出针对示范基地内的创业农户及企业的“金菇宝”专业合作社贷款,做到支持农户生产“掷地有声”。

  普惠便民

  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为民服务‘零距离’”,罗源联社凭着农信人与农肝胆的赤诚,便民服务为“三农”,积极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不出村”建设工作,罗源联社积极作为,广设点,全覆盖,实现网点乡镇全覆盖,并将在东方新城和滨海新城新设两处网点,是罗源县服务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

  为弥补金融服务“空白区”,罗源联社共布设ATM、存取款一体机和自助终端等机具50台,机具覆盖率277.78%。自2010年6月起,该联社在全县188个行政村(除11个乡镇实体网点外),布设了175个小额支付便民服务点,为福州辖区第一家实现小额支付便民点行政村全覆盖的信用社,保障了新农保客户在家门口就能缴纳保费和领取养老金,让每个村村民都能办理信用社金融业务,真正把金融服务做到“家门口”,实现金融服务实现“村村通”。

  罗源联社为加大便民力度,不断夯实基础,努力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专门成立农户建档工作小组,外聘刚毕业大学生,采集农户信息。截至11月末,罗源联社已建档30938户,占目标客户数的100.83%。同时,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发挥信用村镇还贷率高、贷款规模增长快特点,截至11月末,罗源联社共创建信用镇1个,信用村49个,共评定信用户3903户。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反过来又促进了罗源联社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提高,实现了金融服务互补共赢的新局面。

  优质服务

  务实为民彰显社会责任

  “服务客户,尽责社会”,罗源联社凭着农信人与农肝胆的赤诚,优化服务为“三农”,通过举办“金牌员工”、“标杆网点”和“全员营销”等培训,加强文优服务建设,并完成加强文优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的初稿,努力实现全员服务转型提质。同时,为突出服务,彰显农信公益,罗源联社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展现兼济社会的大爱情怀,向10名当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5000元,获得县慈善捐赠“组织奖”、“贡献奖”称号。罗源联社还积极根据当地需求,为贫困学子提供信用助学贷款,截至11月末,已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141.32万元,受益户数872户。

  “脚踏丰收实地”,罗源联社凭着农信人与农肝胆的赤诚,务实为民为“三农”,以促进“三农”发展为本,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逐步满足罗源农村发展粮食、水产养殖、食用菌、石板材、花卉、竹林茶果、家禽畜牧等农民脱贫致富的信贷资金需求。

  罗源联社以服务县域农村产业发展为大局,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原则,将信贷重点放在服务“三农”实体上,截至11月末,全县共16069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农户户均贷款8.42万元,农户贷款面达25.19%,发放“两小贷款”1.8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从年初11.40亿元增加到13.54亿元。同时,该联社积极支持小微、民生,关注特殊群体,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发放青年创业、农村妇女创业、扶贫贴息、下岗人员失业等贷款,代发种粮直补、新农保、低保户等政策性资金补助工作。

  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发展,罗源联社抓住了关键机遇,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优势,逐梦农信,倾情“三农”,促进县域农民增产增收,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肝胆相照、相濡以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饮水应思源”,感恩社会、感恩农户的独特文化魅力,不断推进县域普惠金融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魅力罗源